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玫瑰精英,由国学感悟管理生活

2009-05-06 11:0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吕威、李晨及、赵燕楠等人可以说是精英人物,他们管理生活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和原则。

易中天“品三国”品出滋味,于丹“读论语”读出心得。执着于精神与气质自我提升的女性经理人,也开始亲近国学,从中发掘这一时代女性视角下的国学精髓,精辟独到的

现代解读,也使她们从兴趣,可以内化回照和指导到工作、生活中来,使人对事业、家庭等的探寻和追求更加内敛、圆融。五位嘉宾各有独到的领悟和见解。

吕威:领悟中西碰撞

20岁以前我在大陆成长,以后就去了北美,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物理学家,母亲是生物工作者,虽然都是理科出身,但他们身上也有许多老一辈的传统文化特质,家学渊源使我在离开了祖国以后更加怀念中国文化。走过许多国家后,我认为大陆是惟一一个能够把华人文化延续传承下去的地方,港台的英日殖民影响仍深,新加坡人是连中文都不会写,我们则能发现文化引导在自己的为人处事之中深刻体现出来,这就是国学的根和魂。女性的灵活很圆融,可以适当地转换思维,跨度很大,可以相夫教子也可以叱咤风云,都可以是成功的。日本人喜欢孙子兵法,比较推崇忍和坚韧,但美国人比较能接受佛教,因为它和基督教相似,强调感恩心态,就像刚刚过去的感恩节,推崇给与爱,是一种善良的信仰。

林海红:提升眼界思维

国学,不仅仅在传统文化,还包括许多不成文的思想观念在民族传承中流转。所以,国学经典对于女性行使传承使命,是很好的教科书。我比较喜欢听于丹讲《论语》,比如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她的理解就不一样,认为女人和小孩是比较天真的,不容易被教化的。我管理的大部分都是80后,很多人说不好管,其实他们说话坦诚,有求知欲,有些外强中干,其实是很希望获得认可的。你要认识他们的时尚和文化,才能和他们打成一片。一群80后放在一起未必成事,但是把一件事交给一个80后去做,并任命他当项目组长,他一定非常认真完成。我自己比较喜欢《史记》,高考时甚至用司马迁不弃理想的故事来激励自己,虽然现在管理中看专业的“术”的东西比较多,但是还是时常需要读一点国学书籍来调节。

 胡蓓菁:思考经典复兴

国学经典,我以前只是在上学时候有过片段接触,最近几年比较多是因为听了一个儿童教育讲座,说海外的中国孩子都比较推崇从小读经,比如四书五经等。我就开始带着孩子去读和背,其实自己也不经意学到了很多,一开始很机械,但后来就慢慢理解和运用,从简单的字词去领悟深刻道理。在专业里没人可以挑战,无法真正接受别人的想法,只是嘴上民主。善意地去捕捉别人的长处,看人就不会很主观。80后的一代也能给我一些新的思考,对于上司不是只能接受、听话,有想法就要勇敢提出,也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易中天是很戏说历史的形式,寓教于乐很有喜感。国学流行有它重要的时代意义,但是国学的回归使我们深化了信仰,拗口的话翻成白话其实是很简单但隽永的道理。

 赵燕楠:直面坦荡人生

我在繁忙工作之余,闲暇的时候总是喜欢翻翻《论语》,这本古老的经典语录,却也总是能够在某种特定的心情下对心灵产生触动。人的自信心就来自这份内心的淡定与坦然。要做到内心强大,要适度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太在乎得失的人,被孔子斥为“鄙夫”。 “鄙夫”,意为小人,这样的人在没有得到利益时抱怨不能得到,得到了以后又害怕会失去。既然害怕失去,那就会不择手段维护已有利益。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很年轻就想得到很多,不能实现期望就损人利己,最后是自寻烦恼。可是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事情的态度,做一个充满自信的,快乐的工作着,生活着的女人,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从国学经典诠释人生、人性、人心,是一种大智慧。它永远不会过时,反而能历久弥新。

李晨及:重视精神积淀

国学是中国人的根本,我觉得真是要从小感受,遗憾的是我们这代人只在课本上看到只言片语。以后我的孩子就准备让他从《三字经》等读起。国学热与现在中国人的精神寻求有关,小时候的学识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与生活、工作阅历磨合才更有领悟,但是你必须要有这个积淀在。我家中收藏了很多史学经典,夫家是满族贵族后裔,所以我比较喜欢听阎崇年讲清史。他讲的那些皇帝后妃,其实每一个人物角色,都是一段历史的承载者,从他们的是非成败来反观今天,有不少现实意义。现在作为企业管理人员,老板对我们常常只有两个要求:一是提高业绩增长,二是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这个指标看起来,说学国学能提供直接帮助实在比较牵强。但是学习国学对人性由内而外的提升,却能使你待人处世大方得体,谈吐气质雍容稳健,这样就更容易获得机会,达成目标,有时也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

相关推荐:

读《论语》学习如何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

读《论语》,品生活:莫让爱情担心

精彩推荐:

毛泽东评价历代皇帝——知识分子型的皇帝“没有出息”

女人血型不同,调养方法不同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