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凡众坐,必敛身,勿广占坐席

2009-05-10 07:4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吃饭虽然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在坐姿以及吃饭的方式上都有一定的礼仪规范。

凡众坐,必敛身,勿广占坐席。 

这一条是说与人聚饮时候的注意事项。由于是“众坐”,人比较多,就一定会显得拥挤,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光想着自己舒坦,张开两腿,撑开双臂,或者一个人占几个人的位置,这是很不道德的。今天,我们在火车站候车室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尽管候车的人很多,但总有人会躺在长条椅子上,或者用行李占着几个座位,别的乘客没有地方坐,他们装着没看到。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些恶习?是因为儿童时代没有人教他们。将来要彻底扫除这些有失体统的现象,必须从小时候抓起。

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 

这一条和下面一条是讲餐饮礼节的。我们常说:“吃要有吃相。”也经常听到有人批评说:“你的吃相怎么这么难看?”我们看看《礼记》就可以知道,古人餐饮的时候是非常文雅的,一点也不比今天的西方人差。上面的这一条,就是其中之一。

凡饮食于长上之前,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 

在长上之前饮食,属于正式场合,不比一个人私下吃饭,一定要注意“吃相”。这一条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轻嚼缓咽,二是吃饭时,双唇和舌头不要发出响声。这两点既是要求孩子注意文雅,又有饮食卫生方面的考虑。轻嚼缓咽的反面是狼吞虎咽,有贪吃之嫌。贪吃就会给人以只顾自己多吃,不管他人吃没吃饱的印象。而且由于吃得快,唇和舌就容易发出令旁人不愉快的怪声,这也是有伤大雅的。所以,《礼记》上有不少劝人从容、优雅地进餐的文字。此外,孩子的肠胃比较弱,食物如果不经充分咀嚼就吞下去,就难以消化吸收。所以《论语》里有“食不语,寝不言”的话,古汉语里面的“语”字,有彼此讨论的意思,“食不语”就是吃饭的时候不要谈话,以免影响消化。你看,这一条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多么的贴切!

(责任编辑:悠雅)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