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天基说:‘狮子捕兔子,不用九牛二虎之力便可成功。但要捕大象,就须在平常注意,临时对象那样的大敌,就不存一丝一毫害怕的心,而能顺利捕到。’由此可知平时的准备,非常时才有用处。
至于人的非常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讲的是死的事。死是人的非常时,所以应在平常有死的觉悟,等无常来到,就不会有所恐惧。关山国师曾说:‘我这里无生死。’应这样看破,生与死是没有区别的。盘圭禅师将要死时,弟子们皆请遗偈以辞世:‘老僧住世七十三、度化四十四年,前后半生每天教你们的道理,悉为遗偈,此外不必别的遗偈了。’这是禅僧的话。其他圣僧临终对人辞世也是一样,所谓:‘昨日发句,今日辞世,今日发句,明日辞世。’即是平生发句悉是辞世。
综合上述来看,暇时过暇时生活,忙时没有悠闲的习性,全赖平时的修养与觉悟。在非常时不可光讲非常时,这非常时的觉悟即由于平常时的准备。天地自然的成谢,是静中有动,也是动中有静:而我等应在悠闲时有著吃紧的觉悟。于此可见,这是教人在忙处应有悠闲的趣味,便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了。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适时休闲不仅是身体健康的需要,更是心灵保持宁静的需要,纷繁复杂的社会竞争力还要求我们能够处乱不惊,这就更要求我们能够做到古人所说的“闲时吃紧,忙里偷闲”,才能持续保持身心的平衡与生活的协调。
(责任编辑: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