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淡如菊”是一种平和执着、拒绝霸气的心境。人淡如菊,要的是菊的淡定和执着。喜欢这样一份从容的淡定,如菊。没有浓郁的芬芳,没有娇媚的身影,却有一份淡定的胸怀。“人淡如菊”出自唐代司徒空的《二十四诗品》中的《典雅》,比喻人淡泊的如同菊花一样。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淡”字从“水”从“炎”。水火不容,原本对立的两种事物,能合而为一,也只有中国人有这样的智慧。
水、火,一阴一阳,阴阳调和才可以万物和谐,惟和谐才能达到自然自在的境界。一个“淡”字,却蕴涵着古人的阴阳学说,可见中国文化的源头在《周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这“两仪”便是阴阳。
《红楼梦》里,宝钗借咏白海棠抒怀,道是“淡极始知花更艳”,纵然她被推举为花魁,也仿佛是淡彩素墨在绢上烘染出的一朵牡丹,洗尽富贵风流;而“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的黛玉,更是孤高傲世,淡然出尘,气象如“万丈文澜月在天”,自有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之美。
“人淡如菊”,菊,亦作“鞠”,以身姿为低头鞠躬之式,故有此名。
引菊入诗,虽然并不始于陶渊明,但陶翁种菊、赏菊、采菊、咏菊,爱菊如痴,经宋人周敦颐《爱莲说》“晋陶渊明独爱菊”一句,竟有人推他为菊花的护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