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管理当学王熙凤:领导者的综合素质(下)

2009-08-17 11:22
来源:网络 作者:刘丰
威望是领导者的必备素质,无威无望何以服众?何谈管理?

领导者的威严

“粉面含春威不露”

威望是领导者的必备素质,无威无望何以服众?何谈管理?王熙凤虽然是女流之辈,但她的知名度很高,就连宁国府的人都知道,尤其是主管赖升更清楚她的为人,并对大家说:“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小心伺候才好,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众人都答应了,有人还说:“论理我们里头也得她来整治整治。”这说明了大家对现状的不满,正希望有像王熙凤这样有威望的人来好好的整治一下。

《红楼梦》中的很多的场合,都描写了某个人的“威风”。其中数王熙凤的威风描写得又多又形象,以现代的说法,她简直就是一个极富魅力的“千面丽人”。不论你从哪一个角度看去,她身上都有一股逼人的威气存在,让人又爱又怕。如果细细品味,王熙凤的威严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与生俱来的气质,一是她手中有权威。慑人的气魄与威权融合于她一身,就化合成她威严逼人的为人和管理作风。

威严是一个人气质的表现,又是一种人物情态。作为领导者的一种必备气质,威严也可理解为人们常说的“威风凛凛”“威武不屈”“威仪棣棣”等等。这样的威,常常是人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够使他人畏惧的力量,与生俱来。还有一种威是与他的身份、地位、权势有关。如果再失去了权势,所谓的威风也就消失了。

小说第二回借冷子兴之口介绍王熙凤,文中写道:“若问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亲上作亲,娶的就是政老爹夫人王氏之内侄女,今已娶了二年……谁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后,倒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又说她:“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这“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九个字,已经暗含着一股威气和威力了。接着在小说第三回初见黛玉时,透过黛玉的眼睛向读者描绘了王熙凤的穿着和长相。小说中写道:“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就是王熙凤的形象。美不美?美!但美中含威,且又“不露”,其威严就更慑人了。

“一双丹凤三角眼”再配上“两弯柳叶吊梢眉”,这样的女人真是确确切切的“恍若神妃仙子”了。小说通过各种人物之口,对王熙凤之威作过评论,如说她是“有名的烈货”,这“烈货”二字中说的就是威烈之意。又如贾母告诉黛玉道:“你不认识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泼皮破落户儿”是贾母的戏谑之语,但这“辣子”中却是“辣”味十足,即常人说的“惹不起”,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辣子”!

“威”字常与力量连在一起,如威力、威慑、威逼、威权等等。将威与权连在一起,也是因为权是力量。女性经理人得权之后,大多亲和力有加,但威严不够,管理上是讲究恩威并用的,故啬些威严对管理工作也是有益无害的。如一些媒体上经常推出各类型的“权威”人士来增加人们对某些事物的信任度,可谓让人眼花缭乱,其实也是在以威压人。

由常见的“权威”,联想到王熙凤的威也是和权联系在一起的,王熙凤之威已是与生俱来,让人见了就有点胆怯了,再有了权加在她身上,那就越发让人对她服服帖帖了,这也正是她治人的法宝。女性管理者纵然做不到像她这样,也有想办法树立威信以服众。

小说第三回写王熙凤出场时的情景,尤能体现她威严的震慑力,文中道: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人未到声先到,闻其声而知其人。这就是凤姐的声威、威望的具体体现,这声威岂止黛玉“纳罕”,就连读者也要跟着“纳罕”。这来者系谁?仿佛是武则天上朝,慈禧太后出宫,否则哪里就用得上“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呢?《红楼梦》中写到此种景象,当是元妃省亲时方能用上“恭肃”二字。

李纨与王熙凤同为贾家的媳妇儿,但她出场时虽声如狮吼,大家听了发愣,继而却大笑不止。这是因为李纨手中无权,故声中无“权威”。而像王熙凤这样有权有威的人才有震撼力。

在封建社会里,管理上向来是人治高于法治的,人一旦拥有了权,就是“法”的代言人。《红楼梦》中的贾府正好反应了这一点。王熙凤有了权,也就是法的制定者、解释者和执行者。这在她协理宁国府时表演得最充分,可以让读者看到权与威是怎样的一致了。

在今天看来,威望也包括必不可少的群众基础,也就是领导的管理基础。小说中写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有一人迟到,凤姐听了”登时放下脸来”,喝命打了二十板子,还令赖升“革他一月银米”。接着宣布:“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王熙凤也不过是“协理宁国府”,但她却敢如此,凭什么?就是因为贾珍给了她“权”。她有了权就可以发威——“登时放下脸来”。打了二十板子是“法”,可隔一天增二十板子,就是她自己的“法”,她有权就可以随意涨价!当王熙凤没了权的时候,也就没了威,最终就只有“哭向金陵事更哀”了。

因此,女性管理者一定要明白用权以威的道理,努力提升自己的威信,做到恩威并用,这样才能真正地服人和治人。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