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从《三十六计》体会现代策划谋略

2009-11-26 16:35
来源:我得网 作者:佚名
《三十六计》是古往今来各种竞争获胜奇术的汇编,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如在政治、军事、外交、商贸、企业经营、人际关系、个人生活等各个方面都获得过巨大的成功。

《三十六计》是一个流传性读本,由《易经》演变而来,约于明、清之际成书,集兵家谋略之精华,是谋略学、策划学的渊源之一。全书有36条计策,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36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也是36个令后人叹为观止的策划经典案例。《三十六计》是古往今来各种竞争获胜奇术的汇编,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如在政治、军事、外交、商贸、企业经营、人际关系、个人生活等各个方面都获得过巨大的成功。

《三十六计》集古代兵法策略之大成。在你死我活、纷繁复杂的战争条件下,求存取胜、避害趋利是每个军事将领乃至每个士兵都要学习和掌握的。三十六计包括“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浑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六套,每套六计,六六三十六计。由胜战计至败战计,计计连环。分析三十六计,可以获得大量的有关策划方法。对策划人来说,三十六计是三十六种谋略、三十六种策划手段和技巧,分析并灵活掌握它们是有极大现实意义的。

“胜战计”是策划者处于优势地位(即我强敌弱)时所采取的计谋,它包括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等六计,其共同的特点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如何以强待弱、趁势取胜。在我强敌弱的条件下,我方虽有优势,但必须注意分清对手是防备周全、整肃严明,还是陷入困境、指挥无方等多种情况。只有分清敌我情况后,方能区别对待,并采取“欺之、分之、假借、伺机、趁势、利用”等措施。经商与作战一样,也不能有优势就必获利的侥幸心理,虽然有优势,但不做好应战准备,也一样会遭到失败。

“敌战计”是策划者与竞争者处于相当地位(即敌我对抗)时所采取的计谋,它包括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等六计。“敌战计”为我们提供了大敌当前,如何与敌人对阵,如何审时度势,如何隐蔽自己、保守秘密、保存实力的办法。如在实际策划活动中,寓广告目的于新闻报道、媒体传播中,就是典型的“暗度陈仓”。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