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之道:上善若水(2)
2010-03-10 10:06
我们这颗星球上如果没有了水,会是什么境况?没有水,这个星球也就死了;没有花草树木和粮食,也没有飞禽走兽,没有人类,这颗地球只能说是一块大
我们这颗星球上如果没有了水,会是什么境况?没有水,这个星球也就死了;没有花草树木和粮食,也没有飞禽走兽,没有人类,这颗地球只能说是一块大石头。
光有天,没有水,不行;光有地,没有水,不行;又有天又有地,但是没有水,还是不行。你看水的这一品格有多伟大。有什么东西能与之相比呢?
然而,水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索取,什么也都一无所求,没有自己的利益可言,利益万物而又与世无争。这就更是伟大了。
不仅如此,看看水所处的位置吧,所谓“水往低处流”,它总是自甘于处卑下的位置,“处众人之所恶”。老子对水的这些品格的评价是“几於道”。为什么只叫做“几於道”呢?我理解老子认为水的这些品格几乎就是“道”,但它本身不是“道”,然而它是道的表现,传达着“道”所包含的精神和法则。人们通过对水的这些品质的学习和领悟,接近“道”的精神实质;用“水”这种人人均可观察体会的公开的自然现象,启发人们通过类似修炼“水观”的途径,去悟“道”之本身,最终获得“道”指引,成就道德人生。于是才在《道德经》中不惜笔墨,写下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那么,水的这些“几於道”的品质,对我们当今企业经营是否还具有指导意义或启发性呢?我认为是当然有的。特别是在我国当前这个过渡时期,我认为现代企业完全有必要借古人智慧之镜,修炼一下“水观”,借以明白掌握企业经营之道。所谓修“水观”不过是一种便捷的提法,意思是时常观想一下水的各种品格,领悟水的品格中包含的精神实质,吸取当中“道”的养分,把它们转化成企业的品格、企业的精神和企业的经营发展之“道”。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