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用人之前必先知人

2010-03-16 11:45
来源:一元一 作者:和仁 宋涛
知人善用是曾国藩人才观的一个显着特点。"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收之欲其广,用之欲其慎"。

用人之前必先知人


  曾国藩认为,人才是根据求才者的智识高低而出现的,也需要用才者善于鉴别、善于使用。用人就像用马,如果得到千里马却不认识,或者即使认识了,却不能充分发挥它的能力,那当然就只会喜欢那种衰弱无力的马而抛弃雄壮剽悍的骏马了。
  
  知人善用是曾国藩人才观的一个显着特点。"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收之欲其广,用之欲其慎"。凡具一技之长者都要广为延揽,而在使用时要小心谨慎,尽可能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量才录用,扬长避短。
  
  慎用人才的一个基本内容是量才器使,才尽其用。要真正做到量材器使,首先如何去认识人。他指出:"窃疑古人论将,神明变幻,不可方物,几于百长并集,一短难容,恐亦史册追崇之辞,初非当日预定之品。"把有一定能力或有一定成就的人誉为"百长并集,一短难容",甚至神化,无疑是认识人才上的一种片面性。因此,衡量人才要不拘一格,判断事情要不苛求,不因木材腐朽就弃置不用,不频繁撒网有失去捕抓大鱼的机会。重要的是善于去认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可苛求全材,"不可因微瑕而弃有用之才".他写信给弟弟说:"好人实难多得,弟为留心采访。凡有一长一技者,兄断不肯轻视。"有材不用,固是浪费;大材小用,也有损于事业;小材大用,则危害事业。曾国藩说:"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嫠牛不可以捕鼠;骐骥不可以守闾;千金之剑,以之析薪,则不如斧;三代之鼎,以之垦田,则不如耜。……故世不患无才,患有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曾国藩以良药不适于病,梁丽之材用于窒穴,嫠牛捕鼠、良马守门等比喻,批评用人不当,指出对于人才必须"器使而适用",使其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用其所长,这正是领导者的用人艺术。蔡锷对此评价较高,他说:"曾(国藩)谓人才以陶冶而成,胡(林翼)亦说人才由用人者之分量而出。可知用人不必拘定一格,而熏陶裁成之术,尤在用人者运之以精心,使人之各得显其所长,去其所短而已。"据说,每有赴军营投效者,曾国藩先发给少量薪资以安其心,然后亲自接见,一一观察:有胆气血性者令其领兵打仗,胆小谨慎者令其筹办粮饷,文学优长者办理文案,讲习性理者采访忠义,学问渊博者校勘书籍。在幕中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使用,感到了解较深,确有把握时,再根据具体情况,保以官职,委以重任。为了使贤才学用一致,他十分重视幕僚的工作安排。对长于治军者,便安置到营务处,使其历练军务以为他日将才之备;对精于综核者,便安置到粮台、转运局、筹饷局等机关,使其学习筹饷、理财、运输的工作;对善于创造者,便安置到制造局,做造舰制炮工作。务使人人能尽其用,用尽其才。
  
  有关知人善用,曾国藩重用容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曾国藩曾重用并委派容闳赴欧美采购机器。这位广东香山县人,自幼接受西方教育,早年留学美国耶鲁大学,后入美国籍。李善兰、华衡芳、徐寿等人都同曾国藩举荐过。尽管容闳到过太平天国和天京,还向干王洪仁?NF9CD?上书,提出过发展资本主义和七项建议,以后又与太平天国多次做过茶叶生意,曾国藩对此却并不怪罪。曾国藩接连三次发出邀请。35岁的容闳初次登上总督衙署大门,次日便受到了曾国藩的接见。曾国藩在了解容闳的经历和学识以后,认为他确是个既了解西方又有胆识的人才。在问及当前对中国最有益、最重用的事情当从何处着手的问题,容闳答以莫过于仿照洋人建机器厂,尤需先办制造工作母机的工厂。曾国藩十分赞许,及时拨发巨款,委派他赴欧美采购机器。多年来一直在异国他乡做着中国富强之梦的容闳,受命之日,十分感奋。一年后他从美国采购来的机器,就安装在当时中国最大的军事企业--江南机器制造局中,为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