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用人之前必先知人(3)

2010-03-16 11:45
来源:一元一 作者:和仁 宋涛
唐太宗能用别人之长,隋炀帝则不能,其原因也如此。唐太宗是个文武全才的英明之主,但他不满足于己之所长,不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故能虚心听谏纳谏

  
  唐太宗能用别人之长,隋炀帝则不能,其原因也如此。唐太宗是个文武全才的英明之主,但他不满足于己之所长,不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故能虚心听谏纳谏,用人之所长以补己之不足。故其身边,有所长的人才济济,能成就大业。而隋炀帝自恃其才高过人,他说的话都是对的,不容许别人反驳;他做的事都是对的,不允许别人违背。而顺之者则可升,违之者则杀头,故不能用人之所长,只能用人之短即不能用有才能的忠直之臣,只能用一些阿谀奉承的佞臣,结果,众叛亲离,最后被他认为身边的"心腹"之臣所缢死。
  
  就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借鉴古代的用人艺术,在革命战争中知人善任,在和平年代中也择人善用。
  
  毛泽东十分强调知人,首先在于他相信伟大的人民革命中会产生千千万万的优秀干部,因而能够吸引五湖四海的俊才。其次他不要求"完人"和"全人",他善于抓住人的品质个性的优点,根据每个人的专长,安排干部的工作,做到人尽其才。所以,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许多有用之才总是脱颖而出。
  
  1950年初,中央军委准备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刘伯承一向是主张"治军必先治校"的,他闻讯后立即请求辞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职务,担任办校工作。毛泽东对刘伯承是了解的,刘伯承有"古名将风"和"常胜将军"之称;他先在重庆陆军将弁学堂,后在苏联高级步兵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在革命战争中,他所统率的部队,经常办有军政学校、随营学校或轮训队,在中央苏区和长征中,还曾先后担任中央红军学校校长,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军大学校长,不愧为一位杰出的军事教育家。因此,毛泽东立即赞同刘伯承的要求,并亲笔复信。刘伯承满怀雄心壮志主持学院工作达七年之久,为培养中高级军事干部,推进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在选才用人上,提倡毛遂自荐,反对唯文凭选才,反对论资排辈,而主张不拘一格,这同他本人自学成才、积极进取、奋斗成功的经历不无关系,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他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艺术的体现。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