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主相人术(3)
2010-03-24 10:43
公元前552年,数国诸侯在商任(今河南安阳境内)相会的时候,齐庄公和卫国国君公孙剽的态度都不恭敬。叔向说:这两个国君必定不免于灾祸了!会见和
公元前552年,数国诸侯在商任(今河南安阳境内)相会的时候,齐庄公和卫国国君公孙剽的态度都不恭敬。叔向说:“这两个国君必定不免于灾祸了!会见和朝见,是礼仪的经纬。礼仪,是政治的车辆;政治,是身体的守卫。怠慢了礼仪,政治上就会有过失;政治上有了过失,就不能安身立命。因此这两国必定要发生祸乱。”四年后,齐国发生了弑君事件,接着,卫国的公孙剽也被杀害。以上这些发生在春秋时代的真实的历史事例,都说明了人的内心灵气的征兆一定会通过形容相貌、言谈举止表现出来,从而可以作为预测一个人命运的依据。上述事例,大体上可以说明这一道理。
十九世纪著名的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过:“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要为自己的长相负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根据笔者的理解,他的意思是说,人的内心活动与实际生活对人的相貌有着很大的影响。相应地,我们也可以从一个人的相貌大体判断他的身份与经历。看过福尔摩斯探案小说的读者可能都很熟悉这样一个情节:福尔摩斯在看了一个退伍老兵一眼后,立刻就猜出了他的重大经历:在阿富汗当过兵,参加过两次重大战役,腿上受过伤,退伍后做烟草生意……在惊讶的同时,我们可以发现,“相人”是一门高深但决不是没有根据的学问,是有规律可循也是可以通过实践掌握的。如果一个领导不会观察细节,不会“以小见大”,无法从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以及言谈举止上去分辨下属的品性,那么他的工作肯定会遇到挫折,这样的领导也很难说是合格的领导。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