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创业为何惨败收场?(上)(3)
2010-04-01 10:25
诸葛亮采取的企业发展策略是一跟二仿三贴近,复制蜀汉集团的成功之路,同时规避掉蜀汉集团一些机制、制度、用人等方面的弊端。 一跟:蜀汉集团的
诸葛亮采取的企业发展策略是“一跟二仿三贴近”,复制蜀汉集团的成功之路,同时规避掉蜀汉集团一些机制、制度、用人等方面的弊端。
一跟:蜀汉集团的市场策略都是由自己一手制定,所以,诸葛集团的营销策略都是在蜀汉集团的基础上有针对性予以改进,看起来更贴近市场。比如,建立省级代理商方面,蜀汉集团在全国以省级为单位,设立各大省级区域经理,下辖各市县级代理经销商,蜀汉集团只能省代负责,省代对市县代负责。现在,诸葛集团实行的是全国各大区域代理,将全国分为数个大区,如华东区,华北区,华南区,西北区等,实行大区域代理,每一个大区域又下辖数个省代,省代下面是市县级代理,一环跟一环,环环节制,环环相扣。诸葛医药用品公司只对大区域代理负责。这种新的区域划分,减少了公司直接管理的环节,将一些相关省份的管理转嫁到区域代理手中,有利于分散风险,节约管理成本。
二仿:蜀汉集团能做到现在这个规模,都是诸葛亮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的结果。现在,蜀汉集团的一些市场主打临床产品,依然是诸葛亮时代决定的产品,其市场潜力还有待挖掘。如果诸葛集团现在重新选择产品操作,会存在一定的市场失败的风险,并且重新选择产品,其市场定位、渠道铺货、配套支持等方面,以及代理商经销商的选择方面都需要重新谋划,无形中加大了公司运作的成本。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市场上寻找蜀汉集团现在正在操作的品种,如法炮制,在原来客情关系的基础上,加大广告支持的力度,相信诸葛集团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成功。
三贴近:蜀汉集团的高盈利产品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医院运作体系,其市占有率较高,只是因为时间的原因,目前只占据全国部分区域的一二级市场,三级市场及第三终端仍然是一个空白。蜀汉集团的刘备在诸葛亮离开后,又聘请了一位职业经理人来市场操盘,其操作思路下诸葛亮有很大出入,目前正在做市场战略调整。诸葛医药公司如果按原来诸葛亮的操作手法,在占有一线城市市场的同时,通路向全国二三级市场与第三终端倾斜,相关服务再及时跟进,获利就不存在问题。
各种市场营销策略都制定并顺利实施,各路人马也都下沉业务一线精耕细作,向前看,美好的未来似乎就在向诸葛医药公司招手。
世事难料,诸葛亮创业失败
产品下线后,一个月时间,全国市场铺货率达30%,回款额500万;两个月过去了,全国市场铺货率达50%,回款额800万;三个月过去了,全国市场铺货率达60%,回款额不到700万;4个月过去了,全国市场铺货率近70%,回款额不足600万;6个月过去了,全国市场铺货率停滞不前,回款额也低于500万。诸葛亮医药用品公司在半年之内,几乎倾其所有,回款仍不足以支持公司全国的运营费用,利润率更是免谈。
这下,诸葛亮一下子懵了。亲赴全国各大区域实地考察,代理经销商牢骚满腹,各区域业务经理消极怠工,基层员工更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窜货,冲货,诸葛集团对代理商的市场支持产品被业务人员以各种名义克扣,或挪作它用,市场费用更是以各种名目冲抵,种种现状,造成诸葛集团的利润率之低,在同行业来说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