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透过传统文化看员工管理之道

2010-04-06 09:52
来源:管理人网 作者:沧海一剑
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春秋时代初现端倪,自汉朝以来,虽当朝者采用“独尊儒术”中庸之道来治理国家。

透过传统文化看员工管理之道

 

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春秋时代初现端倪,自汉朝以来,虽当朝者采用“独尊儒术”中庸之道来治理国家,但诸如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学派思想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逐渐融合成为了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就蕴藏着许多管理的哲学思想和道理。
 
现代企业在商场的激烈厮杀程度完全不亚于任何一场战争,而较之实战更令人畏惧的在于不对称的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一战即可决定命运的市场俨然成为了商家的“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纵观历史长河变迁,历次战争主宰以及终结的力量均来源于可胜天的人,而现代企业永续经营之道更离不开个性各异的人,在“人为邦本”的企业里,对每位员工采取针对性的到位管理将最终决定企业的未来。
 
从《吕氏春秋》的“八观六验”到《心书》的“知人性”七法都强调了对人在思想、道德、意志、性格、智力和能力等诸多方面了解的重要性,基于此构成员工管理的首要层面即是充分认识和了解你的员工。除了如出身、学历、经验、家庭环境以及背景、兴趣、专长外,管理者还应了解员工思想、忠诚度、意志力、正义感等更具有区别特点的“人性”。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新旧观念交替、东西方文化思想相互碰撞的今天,人性的发展还没有一套成熟的价值评判体系作引导以至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人与人之间所展现出来的性格差异也逐渐被放大,对员工信息更多、更准确的了解为对员工深度理解奠定了基础,只有对员工充分地了解,才会对他们的办事风格、行为举止、初衷等予以理解从而在心灵上达到相互沟通和默契,为有效管理清除心理障碍,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鬼谷子曰:“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意思是说不管一个人多么才华横溢、天资过人,如果在做事时缺乏足够的方法来对才华和天资进行有效的引导,那么他仍会因无法有效地施展和运用自己的才华而难以获得成功,所以对员工的管理进入实际操作阶段首要的是合理的引导,当然这项工作的开展对管理者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导的关键需结合公司的宗旨和使命设定一个明确、可衡量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让员工在日常工作当中才有一个清晰的奋斗方向和相应的责任感,管理者工作的重点则转移到围绕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系列行为修正动作。
 
“武人给钱,文人给名”是曾国潘的用人之道,他的激励方法与西方的马斯洛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等需求型激励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招让曾国潘在“国将不国”的环境下最大程度的调动了文武百官的积极性与其共同建功立业。人具有一定的惰性,而且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物质和精神有着不同的追求,管理者应根据员工具体利益的诉求点实施相应合理的鼓励与满足,全面调动他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才干和智慧为企业服务。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