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审时度势,争取时机

2010-05-05 09:20
来源:一元一 作者:康贻祥
时机就是财富,时机就是成功。把握时机对于经商者非常重要,对于战争来说,更关系到身家性命。

审时度势,争取时机

 
时机就是财富,时机就是成功。把握时机对于经商者非常重要,对于战争来说,更关系到身家性命。
 
唐朝高宗年间,吐蕃势力日渐强大,连西突厥都归附于他们,双方企图吞并吐谷浑。唐王朝想干预吐蕃的吞并活动,因而导致了双方的和亲关系破裂。唐政权于是声明对付吐蕃,援助西突厥原酋长阿史那都支为左骁卫将军,让他与吐蕃脱离关系。阿史那都支虽然表面上臣服于唐朝,暗地里却仍屈服于吐蕃的威势,保持与之联手合作的姿态,答应一起侵扰唐朝西陲边境。
 
唐朝便想发兵征讨西突厥,史部侍郎裴行俭谏议唐高宗道:“如今吐蕃强盛,西突厥已表示与我朝修好,我们不便公开两面用兵。波斯王刚刚去世,他的儿子泥涅斯还在我朝作为人质,我们不如遣使臣把泥涅斯送回国内去继位。途经西突厥时趁机行事,或许可以不战而降服西突厥。”
 
唐高宗听后觉得主意非常不错,于是命令裴行俭作为使者,护送波斯步辇图(局部)王子回波斯继位,实行瞒天过海之计,实则借机降服西突厥。
 
对于阿史那都支来说,听到此消息也有所警惕,知道裴行俭一行的目的绝不简单,便也派遣了不少密探随时打听情况,以便侦察裴行俭的动静。
 
公元679年盛夏,裴行俭出使到达西州,西州众官吏出城迎接。裴行俭在西州乘机召集随从一千多人,对外则四处扬言说天气实在太热,并不急于远行,等到天凉之后再启程西行。
 
阿史那都支于是便中了裴行俭的麻痹和缓兵之计,本来担心对方乘势猛攻,如今听说裴行俭将留滞西州,天凉时才会来西突厥,自然万分高兴,一下子放松警惕,整日寻欢作乐,消磨酷暑,丝毫不加防范。
 
这时的裴行俭却在召集西州四镇的酋长,对他们说道:“以前我在西州时非常喜欢打猎,如今正好闲着没事,本人想重游旧日猎场,同时游遍西州各地,不知诸位谁愿与我同往?”西州人本以游猎为生,一听此言,所有酋长子弟及下属都欣然应声同行。裴行俭又说:“你们既愿与我同行,就应该听从我的吩咐。”众人齐声应允。
 
计划暗中定夺后,裴行俭精选万余人马,编成打猎队伍,悄悄进行操练。当一切准备就绪,他便急令队伍抄小路向西快速行进,几日时间,便到达了阿史那都支的部落附近。到达阿史那都支牙帐10多里地的时候,裴行俭马上派遣使者去向阿史那都支问候。
 
阿史那都支突然见到唐使出现在自己的营帐,大吃一惊。随即看见使者态度安详平和,也不指斥他与吐蕃暗地勾结串联之事,又没有要讨伐的意思,这才慢慢放下心来。
 
本来已与部下商量停当的阿史那都支,当时根本没有积蓄力量,只想等秋凉时与唐军决战。而如今唐兵冷不防地来到眼前,他认识到负隅顽抗无异于自取灭亡,并且在这支队伍的后面还有强大的唐王朝。从唐使的态度来看,唐朝似乎还不至于马上动手,便决定与之周旋,因此故意装出一副尊唐的样子,率子弟亲信500余人前去拜见裴行俭。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