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贾而好儒,贾儒结合——徽州商帮

2010-05-22 17:07
来源:一元一 作者:康贻祥
徽商是我国历史上一支重要的商帮,其商业资本之巨、活动范围之广、经商能力之强、从业人数之多,在商界首屈一指。

 
徽商是我国历史上一支重要的商帮,其商业资本之巨、活动范围之广、经商能力之强、从业人数之多,在商界首屈一指。徽商有一个显明的特点便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
 
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商人组成商人集团之总称。
 
徽商是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中国最具实力和影响的一支商帮,曾创造了雄踞华夏商界三百年之久的辉煌。据史籍记载:徽商经营之域,“诡而海岛,罕而沙漠,足迹几半禹内”,其地无所不至。徽州六县宋元明清历代致富商人至少有近千人,其中拥资百万的巨贾富商有二百三十多人。在明清时期的江浙一带,商品经济颇为发达,徽商云集,势力盛极,故有“盖扬之盛,实徽商开之”之说。在汉口徽商不但建有豪华的同乡会馆,且在江滨开辟“新安码头”,专供徽商停泊船只。在沿江其他城市,徽商也是聚集成帮,称雄市常
 
源自深山僻壤、“流寓四方”的徽商为何能在天南地北落地生根,站稳商埠,立于不败之地?这其中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地方,但有两个方面是肯包公祠定的,那就是“贾而好儒”和以道德为依托的“徽骆驼”精神。
 
历史上,徽商在商界曾发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一贯以来,徽商不是一个单纯的以经商营利为惟一目的的商业集团,他们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从而形成了这个商业集团的独特风格,赢得了“儒商”的美名。
 
徽商中不乏饱学之士,贾而好儒,亦贾亦儒,这是安徽商人的传统。历史上,徽商中精通儒学、擅长诗词文学者不乏其人。他们中间有些是早年习儒,以后走上经商道路的;有些则是亦贾亦儒,在经商的同时,爱好文化和儒术,形成了他们“贾而好儒”的特点。商人有文化,则气质、智力、判断力和洞察力的品位自然比较高,在商品市场瞬息万变、供求之间盈亏莫测的情况下,善于审时度势,精于筹划,因而获利不仅多而且快。商人在与官府交往,同显贵应酬中,便能言语相通,应对自如。安徽商人知识广博,喜欢谈论文化事,在经商的过程中,喜欢来点文化义举,或文化投资。因此有人说,安徽商人走到哪里,哪里的文化就繁荣。
 
徽州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故里,以“商贾之乡”闻名海内,素称“文献之国”、“礼仪之邦”,儒家的学说思想在徽州占有极其崇高的地位,有所谓“儒风独茂”的说法。徽人不仅在州内遍设学堂、广立书院宣讲儒家思想,而且还在家典、族规中告诫族人必须遵循儒家的道德规范。总之,崇儒重道是徽人恪守不变的传统。生于斯、长于斯的徽商深受儒风陶,大多“贾而好儒”。“贾为厚利,儒为名高”。徽商虽孜孜追求“厚利”,但他们更是念念不忘“名高”。他们或是“先儒后贾”,或是“先贾后儒”,或是“亦贾亦儒”。自明代开始,徽商就已有“儒贾”之美称。所谓“儒贾”,大致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徽商多是“业儒”出身,是有文化底蕴的商人。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