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刘邦用人的八个特点(2)

2010-10-14 10:12
来源:价值中国 作者:诸葛长青
刘邦用人的第三个特点是招降纳叛 在刘邦的队伍里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部队里面待不下去了就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
 
刘邦用人的第三个特点是招降纳叛
 
在刘邦的队伍里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部队里面待不下去了就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一视同仁表示欢迎,你愿意来,欢迎你来。比方说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就来投奔刘邦。又比方说陈平——他走的路更多——原来是魏王手下的人,因为不能发挥作用就投奔项羽,又不能发挥作用就再投奔刘邦,当陈平从项羽的军中逃出来前往汉营时,刘邦是“大悦之”,非常高兴。他问陈平,陈先生在项羽那里担任的是什么职务啊?陈平说,担任都尉。刘邦说,好,你在我这儿还当都尉。马上任命陈平做都尉。任命公布以后,汉营舆论哗然。但是刘邦不予理睬,你们议论你们的,我任命我的,而且非常信任陈平。其实,一个领导者也应如此,如果老是小肚鸡肠、计较甚多,能招募来好的人才吗?恐怕连帐下之人也会离他而去。中国诸葛智囊顾问诸葛长青:宰相肚里能撑船,你有多大的度量,就有多大的天下。
 
刘邦用人的第四个特点是不计前嫌
 
汉六年的时候,刘邦已经得了天下,封了一批功臣,但是还有很多功臣没有封赏——因为这个事很费商量,就这么着把封功臣的事拖了下来。有一天,刘邦在宫殿里面远远地看到一群人,坐在地上嘀嘀咕咕,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他就问旁边的张良:子房,那些人在说什么呢?张良说:陛下您不知道啊?他们正在商量谋反啊!刘邦说,子房你不要乱讲,天下刚刚安顿下来,谋什么反啊?张良说,原来陛下不知道啊。陛下得了天下以后,封了一批功臣,大多数都是你的亲信,比如像萧何这些人,还有一些以前得罪过你的人,受了处分。现在这些功臣们都在想一个问题,说这个天下还有多少可以封赏的,像我们这种和陛下关系不密切的,甚至以前得罪过陛下的,是不是就得不到封赏了?或者甚至于会被陛下找一个碴子给“咔嚓”了呢?他们想来想去想不明白,所以在那儿商量谋反。刘邦马上醒悟过来了,意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问:“为之奈何?”——子房你说该怎么办呢?张良说,请陛下想一想,在这些功臣当中有没有这样的人——他的功劳非常大,而他和陛下的关系呢又非常地恶劣?刘邦说,有,有一个叫雍齿的,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侮辱朕,朕早就想杀他了;可是他功劳太大,朕又于心不忍。张良说,好了,请您“急封雍齿,以示群臣”——请您赶快封赏雍齿。刘邦接受了这个建议,立即封雍齿为什方侯。雍齿一封,所有的功臣都安心了。你看雍齿都封了——大家都知道这个雍齿是皇上最讨厌的人——连他都能封侯,我们这些人都该放心了。这叫什么?这就叫不计前嫌。中国诸葛智囊顾问诸葛长青:赏罚分明,是领导实现管理的最佳手段。
 
刘邦用人的第五个特点是坦诚相待
 
我们知道人才最需要的是什么?尊重。当然,如果可能的话,多发点薪水也不错。你要尊重这些人才,惟一的办法就是以诚相待、实话实说。刘邦就有这么个优点。张良、韩信、陈平这些人,如果有什么问题要跟刘邦谈,提出问题,刘邦全部是如实回答,不说假话,哪怕这样回答很没面子,他也不说假话。张良在鸿门宴之前得到消息,说项羽第二天要派兵来剿灭刘邦。张良曾问过刘邦,请大王想一想,您打得过项羽吗?刘邦的回答是“固不如也”——打不过他。后来韩信到刘邦军中来,也问了这样的问题:大王您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魅力、实力,能比得过项羽吗?刘邦虽然沉默了很久,最后还是坦诚相告:“固不如也。”——我是不如他。然而,就是这些人能够帮助刘邦提出自己的计策来,而前提就是,每件事情刘邦都能如实相告、绝不隐瞒。这样信任对方、尊重对方,就会得到对方同样的回报、信任和尊重,这些人就会尽心尽力地帮他出谋划策。坦诚相待,这确实是我们一些做领导的值得借鉴的经验。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