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入门 > 国学常识 >

清朝皇帝读书秘闻(2)

2009-11-27 16:18
来源:咸宁新闻网 作者:佚名
皇太极读史重在实用 清太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据朝鲜《李朝实录》,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只有皇太极识字。后来,他在实践中努力学习,很

皇太极读史重在实用

清太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据朝鲜《李朝实录》,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只有皇太极识字。后来,他在实践中努力学习,很快提高了文化水平。他从少年时代就投身行伍,跟随父亲奔驰于战场。在即位的17年中,战争更加频繁,战争规模更加扩大。但他与众不同,无论政务多么繁忙,军事活动多么紧张,仍坚持读史!

他读史的兴趣,来源于父亲的影响。努尔哈赤喜读《三国演义》,他把此书当作是一部奥妙的兵书来读,凡打仗,必仿效该书中的军事战法,而且总是取得胜利。皇太极受其父亲影响,也喜欢上了《三国演义》,读了一遍又一遍。还有一部《三国志传》,皇太极也读了。他从这部书中,学习“治国”之道,学习军事。

皇太极读史,当然不限于三国史,历代所修正史,他都涉猎。如《汉书》、《隋书》、《唐书》、《辽史》、《宋史》、《金史》、《元史》、《资治通鉴》等,凡是他感兴趣或以为有用的部分,他都认真研读。读后,他还召集臣属谈自己的读史体会。天聪九年(1635)正月二十日,他向文官大臣发表自己的想法:

他认为历代汉文史书,其中大多巧于掩饰、避讳,全都阅读,没什么必要。只需选择《辽史》、《宋史》、《金史》、《元史》四部史书中有关治国用人的内容,例如勤政治国而使国家繁荣昌盛、倒行逆施而使国家衰败,以及用兵行军方略、佐理国政的忠良之臣、乱国乱政的奸恶之人的有关记述,辑录出来翻译成满文,汇编成书,以备学习与阅读。至于那些野史所载什么施行法术之类,都属荒诞不经的东西。此类书如在国中流传,恐怕那些无知之人信以为真,因此应停止其翻译。

皇太极

皇太极读史的范围广泛,对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皇太极如数家珍,道之能详。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帝王实在不多见。

皇太极读书的方法,一种如上所述,是召集诸王大臣集体学习,相互谈学习体会;一种是命几个汉官给他们读讲,然后集体讨论,务求正确理解;或者是个人读书,有不明地方,再提请汉官讲解。这些学习方式方法,都收到良好效果。

皇太极读史,绝非是为了消遣解闷。他一再强调读史重在应用。他每当遇到军国大事需要决策时,总是阅读史书上的有关内容,从中寻找答案。有时,读史顿有感悟,马上制定新政策、新措施。有的大臣或将领犯了错误,他就找来史书,读其中有关联的内容,然后,用历史的教训、经验,对其进行教育。天聪五年(1631)正月,有一天,皇太极来到文馆,满文学者达海正在翻译《武经》。皇太极便翻看起来,书中有一段记述,引起了他的注意:古代有一良将,他想把一瓢酒赠给士兵喝,但酒太少了,怎能够数千人喝?于是,他将酒倒进河里,使一河的水都带着酒味,他便与士兵们临河同饮。这位将军连一点点酒也要与士兵分享,士兵们大受感动,在战斗中出死力去赢得了胜利。皇太极看到了这里,马上联想到:额驸顾三台在一次战斗结束后,让人将战死的士卒用绳子拴着尸体的腿拽回来。主将如此轻蔑部下,岂能激发士兵的战斗力!他找来诸将领,以上述史实为教材,对顾三台及诸将进行批评教育。借此机会,他还讲述春秋名将吴起爱护士卒的故事:吴起与士卒同甘共苦,穿一样衣服,睡不设席,行不乘马,亲带干粮。有一部下得了脓疮,他用自己的嘴去吸脓。吴起的高尚精神,感动了全军,打起仗来,没有一个不拼命的!皇太极教育他的将领要向吴起学习。

皇太极把学习历史堪称是学习谋略、智慧的捷径,当作政治与人生的教科书。他坚持学习历史,以提高自己的素养;又用历史为教材,不断地教育诸臣与将领。《清太宗实录》记录他学史用史,多达50多处。事实证明,读史使他与众不同,帮助他获得了辉煌的成功!

(责任编辑:堇苓蒹葭)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