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入门 > 蒙学经典 >

呻吟语:性命(下)(2)

2009-10-21 17:25
来源:网络 作者:吕坤
大抵言性善者,主义理而不言气质,盖自孟子之折诸家始。大抵言性善者,主义理而不言气质,盖自孟子之折诸家始。 后来诸儒遂主此说,而不敢异同,

大抵言性善者,主义理而不言气质,盖自孟子之折诸家始。大抵言性善者,主义理而不言气质,盖自孟子之折诸家始。 后来诸儒遂主此说,而不敢异同,是未观於天地万物之情也。后来诸儒遂主此说,而不敢异同,是未观于天地万物之情也。 义理固是天赋,气质亦岂人為哉?义理固是天赋,气质亦岂人为哉? 无论眾人,即尧舜禹汤文武周孔,岂是一样气质哉?无论众人,即尧舜禹汤文武周孔,岂是一样气质哉? 愚僭為之说曰:「义理之性,有善无恶;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气质亦天命於人而与生俱生者,不谓之性可乎?程子云:『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将性气分作两项,便不透彻。张子以善為天地之性,清浊纯驳為气质之性,似觉支离。其实,天地只是一个气,理在气之中,赋於万物,方以性言。故性字从生从心,言有生之心也。设使没有气质,只是一个德性,人人都是生知圣人,千古圣贤千言万语、教化刑名都是多了底,何所苦而如此乎?这都是降伏气质,扶持德性。立案於此,俟千百世之后驳之。」愚僭为之说曰:「义理之性,有善无恶;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气质亦天命于人而与生俱生者,不谓之性可乎?程子云:『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将性气分作两项,便不透彻。张子以善为天地之性,清浊纯驳为气质之性,似觉支离。其实,天地只是一个气,理在气之中,赋于万物,方以性言。故性字从生从心,言有生之心也。设使没有气质,只是一个德性,人人都是生知圣人,千古圣贤千言万语、教化刑名都是多了底,何所苦而如此乎?这都是降伏气质,扶持德性。立案于此,俟千百世之后驳之。」

性,一母而五子,五性者,一性之子也。性,一母而五子,五性者,一性之子也。 情者,五性之子也。情者,五性之子也。 一性静,静者阴;五性动,动者阳。一性静,静者阴;五性动,动者阳。 性本浑沦,至静不动,故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才说性,便已不是性矣。性本浑沦,至静不动,故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才说性,便已不是性矣。 此一性之说也。此一性之说也。

宋儒有功於孟子,只是补出个气质之性来,省多少口脗!宋儒有功于孟子,只是补出个气质之性来,省多少口脗!

问:「禽兽草木亦有性否?」曰:「有。」再问:「其生亦天命否?」曰:「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安得非天命?」问:「禽兽草木亦有性否?」曰:「有。」再问:「其生亦天命否?」曰:「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安得非天命?」

或问:「孔子教人,性非所先。」曰:「圣人开口处都是性。」或问:「孔子教人,性非所先。」曰:「圣人开口处都是性。」

水无渣,著土便浊;火无气,著木便烟。水无渣,着土便浊;火无气,着木便烟。 性无二,著气质便杂。性无二,着气质便杂。

满方寸浑成一个德性,无分毫私欲便是一心之仁;六尺浑成一个冲和,无分毫病痛便是一身之仁;满六合浑成一个身躯,无分毫间隔便是合天下以成其仁。满方寸浑成一个德性,无分毫私欲便是一心之仁;六尺浑成一个冲和,无分毫病痛便是一身之仁;满六合浑成一个身躯,无分毫间隔便是合天下以成其仁。 仁是全体,无毫髮欠缺;仁是纯体,无纤芥瑕疪;仁是天成,无些子造作。仁是全体,无毫发欠缺;仁是纯体,无纤芥瑕疪;仁是天成,无些子造作。 眾人分一心為胡越,圣人会天下以成其身。众人分一心为胡越,圣人会天下以成其身。 愚尝谓:「两间无物我,万古一呼吸。」愚尝谓:「两间无物我,万古一呼吸。」

(责任编辑:立本)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