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入门 > 说文解字 >

【望】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

2009-05-06 09:5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望”本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望”字,是一个人站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土墩上翘首远看的形状;金文“望”字增加月形,表示“举头望明月”的意思。因此,“望”的本义为“仰观

“望”本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望”字,是一个人站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土墩上翘首远看的形状;金文“望”字增加月形,表示“举头望明月”的意思。因此,“望”的本义为“仰观”、“远看”;而登高远望有等待之意,所以又可引申出“期望”、“希盼”等义。小篆以后,“望”字形体发生变化,原来代表眼睛的“臣”被“亡”(表示读音)所代替,“望”字即由会意字变成了形声字。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

豕望视而交睫腥。――《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

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庄子·天运》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扁鹊望桓侯。――《韩非子·喻老》

如:遥祭,指古代帝王祭祀山川、日月、星辰

旅上帝及四望。――《周礼·大宗伯》。注:“五岳四镇四渎。”

犹三望。――《左传·僖公三十一年》。注:“分野之星,国中山川皆因郊祀,望而祭之。”

又如:希望,期望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史记·项羽本纪》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非汉所望。――《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怨恨,责怪

绛侯望袁盎。――《史记·袁盎晁错传》

时人望之。――《后汉书·贾彪传》

不意君望臣深也。――《史记·张耳陈馀传》

又如:希望,盼望

以绝秦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甚失孤望。――《资治通鉴》

(编辑:晴天娃娃)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