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语录 > 先贤论道 >

宽容、仁爱、慎思、好学——一代明师孔子经典语录(3)

2009-05-03 16:0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得道的人有时做些不仁的事,因为圣人可以充分利用仁与不仁的。但小人是从未有仁的。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

得道的人有时做些不仁的事,因为圣人可以充分利用仁与不仁的。但小人是从未有仁的。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知、不欲、勇、艺、礼乐不一定是高尚人格的标志,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不忘平生之言,也是成人的标志。有时人的人格还不如动物高贵,雄天鹅要母天鹅和小鹅吃饱后才吃食物,可谓见利思义。小狗可以舍命救助主人和同伴,可谓见危献出生命。小狗被车祸撞死,另一只小狗守护遗体,拖其至路边,可谓久不忘平生之言。看它们的举止行为来世会为人、为神的,当然被骂做“禽兽”和“花蝴蝶”的人,来世也许会根据自己不高尚的程度去做低等的生命了。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管仲没有以身殉主的小仁和愚忠,但九和诸侯,不以兵车,解救黎民于水火,免除战士无谓的牺牲,管仲可谓志士仁人。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管仲如像匹夫匹妇的小贞死于地沟,就不能一匡天下,让民大受其赐。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事君不能欺他,但可以直谏,但是世间好像相反的多,阳奉阴违。当然一些企业的董事长也不仁,也不能怪下属不义了。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黄金时代的人学道、学知识为了自己真的知道,而自然默默修行的。现在人学习为了让人知道去卖弄知识的。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说多做少是很耻的,多说少动也算违反了不欺骗的戒律,是可耻有果报的。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对呀,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恶人还需恶人磨的。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一些无聊无知的言语,贤者也要选择不去理会的。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虽说民以食为天,但为政最重要的是不失信于民,信比食物还重要,到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一个人又何尝不是不如此呢。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没有道的仁、知、信、直、勇、刚都不是真正的仁、知、信、直、勇、刚。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

知道了解生死之命,知道自己何来何去,才是真正开悟的人。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欲速和贪小利都是为政的所忌,如今事业商业上也是如此。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都知道刚、毅好,其实木、讷也近仁。耶稣也说:“让小孩到我这里来。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 看来单纯的朴实和谨慎是很重要的。

孔老夫子呕心沥血,弘法传道,真是世界永远的福音福祉。

(编辑:晴天娃娃)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