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道家智慧
道家管理学说归根到底是对于人的生命的关怀,它揭示了生命的存在、如何存在、生命的意义,天地万物与人的关系以及怎样协调和合等基本问题,以求得人本身的完善。
万物中最有灵气的当然是人。所以,道家学说的核心逻辑结构是从人出发,回归到人,最深刻全面地表现了人本思想。道家在高度概括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同时具体地指出生活在现实世界和理想境界的人的价值取向。
自爱精神
道家认为,现实社会的不爱人,摧残人性的种种问题,源于失道。那么人应该怎么办?人只有靠自我爱护,“自爱,而不自贵”。自爱而不尊贵自我,不自私地去损害别人,那么,整个社会便能实现至爱。“爱民治国,能毋以知乎”。国家如能爱民、爱人,就可以不治而治,使民不争,民不盗,民不乱,达到“圣人之治”。人人自爱便能爱泽人人。
自然精神
人从生到死,生活在社会之中,首要的问题是维持生命的存在,首先要解决衣食住行,然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
在人的生与死这一过程中,道家指出了人——地——天——道——自然,这样一个理性的途径,顺其自然,达到精神的逍遥、与道合一的自然境界。遵循自然规律,认识做人的道理,超越生死,珍惜生命,才能真正实现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自理精神
人与自然、社会存在着普遍联系而且有其内在规律。那么,人应当具有自理精神。老子好喻水,“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居下而迎上,宽容而柔弱,任何东西水皆能包容,水又可以被任何容器而改变自己的形状,既能容人,又能适人,这就是道家的阴柔品格。不与万物争斗而给其带来利益,虽然柔弱又非软弱可欺,“柔弱胜强”,内涵无穷无尽、不可预测的内在力量。
自强精神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玄远状态是博大的基础,虚怀若谷,容纳一切,一视同仁,博大正是自强精神的体现。自强便能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强中更强。
宇宙之问,“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此四大中,人是最重要的,天、地无人,谁知其为大;道之所以大,是以人大而存在。这样,人的地位、价值,意义在与道、天、地的比较中得以彰显。
(责任编辑:蝶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