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道家智慧 >

道家心性修养与人文教育

2019-08-22 10:04
来源:团结报 作者:刘永明
道家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心性之学则是其中一项核心的内容。

  道家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心性之学则是其中一项核心的内容,学界对儒、释、道三家文化的心性之学均有长期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较为具体的层面上,结合大学人文教育的实践,就道家道教的心性修养在人文教育中的价值略谈一些认识。

  一、早期道家道教的思想与心性修养

  道家道教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养生,乃至追求长生成仙。这种追求在理性的思考和深入的实践中,最终被落实到心性修养的提升方面。我国先秦的重要典籍《周易》为儒道两家共同尊奉,《周易·说卦》中有一句经典名言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句话,可以说切中了儒道文化乃至儒释道三教文化的核心命题,也可以视为三教文化中性命之学的纲领。其基本思想是:人应该全面地理解、了悟,以至于穷尽天地间、万事万物之生生不息的根本道理及其本性,由此也理解、了悟和穷尽人的身心性命之理,并最终解决个人乃至人类的命运问题。这一核心命题,既可以从个人修养的层面去理解,也可以从天下国家的层面去理解;既可以从精神道德层面去理解,也可以从整个人的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的层面去理解。儒释道三教对此均有深入的探讨,也各有偏重,而以重生为特点的道家道教还更加偏重于将心性修养与生理性的身心健康密切结合。先秦道家有言:“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而道教内丹学追求“性命双修”,其理甚深,粗略而言,“性”指心性精神一面,“命”指人体生理一面,性命两者并重,则更加强调从精神道德到生理生命方面的全面修养修炼,并以追求“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为终极宗旨,所以道教的心性之学中所蕴含的修身养性的价值更加鲜明。

  道家经典《道德经》中很多内容实际上都是深关人的心性修养的。比如:

  《道德经》曰:“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就是说,圣人没有主观成见,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也就是用一种崇高的道德去包容和教化大众,这样不但使善良,守信的人欣然从之,也可以使不善良的人、不守信的人得到感召教化而改其不善而从其善。这显然是一种更为崇高有又社会意义的心性修养和道德修养。

  比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总而言之,一个以百姓心为心、利益社会的人,一个抱着上善若水、利物不争的人,一个不居有德,知足不辱,想将这种合乎大道的品格,通过个人的心性修养,逐步推向全社会的人,从世俗道德的角度看,无疑已经是圣人的境界了。

  再比如“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也正是与心性修养密切相关的十分具体的告诫。

  至于“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就是使自己的身心不断地经过训练修习,达到“虚”和“静”的极致,在这种心性修养的境界中,便能够“观”到万物纷纭变化的表象背后归根复命的规律。这显然是深层次的为道修道的行为,也是心性修养的最高层次,也是“道教”性命双修的最高境界。

  托名老子的道教经典《妙真经》有一段佚文,直接将道德修养与心性修养、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家业兴旺,乃至社会国家的国富民实、安宁太平联系起来:“夫道德治之于身,则心达志通,重神爱炁(qì),轻物贱名,思虑不惑,血炁和平,肌肤润泽,面有光莹,精神专固,身体轻强……”“治之于家,则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兄宜弟顺,九族和亲,耕桑时得,福实积殷,六畜繁广,事业修治,常有余矣。”“治之于乡,则动合中和,睹正纲纪,白黑分明,曲直异理,是非自得,奸邪不起,威严尊显,奉上化下,公如父子,爱敬信向,上下亲喜,百姓和集。”“治之于国,则主明臣忠,朝不隐贤,士不妬功,邪不蔽正,谗不害公,和睦顺从,上下无怨,百官皆乐,万事自然,远人怀慕,天下向风,国富民实,不伐而强,宗庙尊显,社稷永康,阴阳和合,祸乱不生,万物丰熟,界内大宁,邻家托命,后世繁昌,道德有余,与天为常。”

  道家道教思想的终极目标正是与根本大道相合,它首先具有一种精神超越的意义,而这是高于追求世俗功名富贵的功利目的的。为了达到这一终极目标,在实践层面,道教要求从心性入手,不断追求心境的拓展和精神修养的提升。表现在外在行为上,决不能在世俗中追求物质享受和功名富贵,而必须不断积功累行,苦己利人,为世人解除苦难,多行善事。道教认为,能在世俗社会中做到牺牲自己、利益他人的道德高尚的人,才是合格的仙才;不然,则与仙道无缘。

  二、道教内丹学中的心性修养

  唐宋以降,道教内丹学兴起,内丹学更加注重心性修养。内丹学的代表著作《钟吕传道集》说:“惟人也穷万物之理,尽一己之性。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全命、保生以合于道,当与天地齐其坚固,而同得长久。”将内丹修炼的性命双修宗旨,完全与穷理尽性的心性之学相统一。

  道教内丹学与道家思想一脉相承,认为人是有生命的小宇宙,自然界是有生命的大宇宙,人的生命与自然界的法则是密切对应、息息相通的。而且这不只是一种思想认识,更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比如春夏秋冬的阴阳变化乃至一个昼夜之间的阴阳变化规律,都能够对应性地从自身中观察和体验得到。内丹学正是直接将人体生理运行与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完全对应起来,设计为步步深入的修炼程序。所以,当道门人士参究大自然中的山河草木、云行雨施时,更加会有生命相通、物我交融的亲切感,还能够真切感受到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精神气象,这对于人的心性修养乃至于悟道是有重要意义的。

  与《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的根本修养方法一脉相承,“清静”成为道教重要的修道法门,如《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有一句名言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人只要能够经常保持清静,就可以与天地之道相归相合,可以全面地体验到人体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的想融合,体验到自然界万象与人体生命的相一致。

  那么怎么具体体现这种清静呢?道教要求修炼者要对镜无心;但对境无心又是一种极高的心性修养境界,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一步一步的逐渐接近。对此,元代全真七子之一郝大通的弟子王志谨有一段精彩的开示,他认为,要达到对境无心的境界,恰恰需要从眼睛看的见,耳朵听得见的地方做起,以便步步深入。像广大虚空、天地、日月、山水、风云,这些看的见的景象,正是修行榜样,也是入道门户:

  “且如云之出山,无心往来,飘飘自在,境上物上挂他不住。道人之心,亦当如此。”

  “又如风之鼓动吹嘘万物,忽往忽来,略无凝滞,不留影迹,草木丛林,碍他不住,划然过去。道人之心,亦当如此。”

  “又如大山,巍巍峨峨,稳稳当当,不动不摇,一切物来触他不得。道人之心,亦当如此。”

  “又如水之为物,性柔就下,利益群品,不与物竞,随方就圆,本性澄淡,至于积成江海,容纳百川,不分彼此,鱼鳖虾蟹,尽数包容。道人之心,亦当如是。”

  “又如日月,容光必照,至公无私,明白四达,昼夜不昧,晃朗无边。道人之心,亦当如此。”

  “又如天之在上,其体常清,清而能容,无所不覆,于彼万有,利而不害。道人之心,亦当如此。”

  “又如大地之宁,寂然不动,负荷万物,无党无偏。道人之心,亦当如此。”

  “又如虚空广大,无有边际,无所不容,无所不包,有识无情,天盖地载,包而不辨,非动非静,不有不无,不即万事,不离万事,有天之静,有地之静,有日月之明,有万物之变化,虚空一如也,道人之心亦当如此。”

  “道同天地,其用若此。体在其中,工夫到日,自然会得。”

  这是一段通过参究体验天地自然现象中所蕴含的生命景象和精神气象,来感悟自身生命,提升自身心性修养的具体讲述。就是说,道和天地是相同相通的,天地间的万象峥嵘正是道的体现,如果通过对天地间日月、虚空、山川、风云的参悟体验,功夫到时,自然会明白一切。

  这些修养之法,是以内在自我修养、自我体验为主要途径的,那么这种方法究竟能否达到应有的目的呢?按照道教的心性修养要求,结果是可以得到印证的,不然就是假的。

  郝大通曾经遇到一位道士自认为已经炼尽了无明之火,达到了不动心的境地。应该说,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已经完全明了生命轮回与解脱的根本道理,解除了贪嗔痴状态中的各种烦恼,也就是对生命、对人生的意义完全通达,对世俗生活中遇到的一切烦恼完全超越,可以平和地面对一切。显然这样的人的修养境界和世俗社会中的人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郝大通说:“无明火尽则心不动,便是好人。”于是,郝大通派人悄悄地去试验这位道士是否真正达到了不动心的境地。他派去的人在傍晚时登门造访,当时那位道士的庵门已经关闭,来人便厉声大喊:快开门,还用木杖用力击打庵门。道士一听,心中很不高兴,所以也没有好气地答应着,勉强开了门。再一看来人,形貌粗疏,性格暴躁,道士一看,不由得面带怒色。这时只见来人径自进屋上堂,又不脱鞋,直接跳到床上,十分粗放无礼。这时道士实在忍无可忍,便勃然大怒,严厉斥责来人。这时候,来人拱手施礼,笑着说:我本来不敢无礼,是我的师父让我来勘验您那颗不动的心。现在,我还没有来得及试验,你已经表露无遗,再也不用试验了。道士一听,惭愧万分。

  由此可见,道教对心性修养要求之高,并非是一番空话,要切实转换心性,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高层次的内在修养,并可充分地见诸效验。而其所批评的心性修养和道德上的缺陷,以及戒律所要达到的目的,都不仅仅符合宗教道德的要求,同样也符合普遍的社会道德诉求。

  三、道家心性修养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

  严格来说,教育的一个根本目的正在于人格的完善,在于道德的提升,在于心性修养。无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出自先秦儒家的著作《大学》开宗明义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并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也是近现代的教育家梅贻琦、文化大师梁启超等所强调的。如前所述,道家道教的心性之学和儒家教育相辅相成,并更加突出了修身养性的特点,其积极有益成分也是值得继承和学习的。

  有见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在当代教育中的严重缺失,笔者在大学中开设了“道教与中国文化”等通识课。在授课中深切感受到,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相当陌生,传统文化教育十分迫切。而从信息反馈来看,同学们普遍认识到了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通过课程的学习补充了不少传统文化的知识,纠正了很多对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道教文化的误解。其正面的教育价值,可以从多方面展示出来。

  比如有学生谈道:“现在大学的确是‘重知识,轻文化’,我们学了一大堆专业知识,却很多人感到非常空虚空洞,原因是我们所学的对自己的成长毫无用处,上课的‘无价值感’到处都是。”“每一次充满正能量的课程,都在默默的影响着我对世界的认识,我对自己的认识。”也有学生认识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为你的心灵提供充分的养分,让你找到安身立命之处。”

  有些同学在知识修养和人生态度方面,感到了明显的改变:“我们每天都穿梭于各种各样的书本中,被厚厚的书本压得透不过气,因为有许多的理论知识需要学习,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去思考到底要追求什么,最想做什么。道家所追求的那种超然于物、洒脱淡然的精神境界使我心中的浮躁与名利少了几分,对人生、对人性的思考多了几分,对自己今后的生活规划也明确了许多。”

  对于道家道教所主张的清静、宁静、平静、淡然的心性修养所具有的正面价值,成为很多同学的共同认识和共同感受。一些同学发表见解说:

  “只有心中清静,我们才能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保持自我。”

  “我相信,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挑战,我都能以一颗平静、淡然的心态面对。”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成了我的处事原则。放平心态,回归自然之原始状态,让自己的心性与生活具有水的柔性。”

  在认识到学习道家等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提升心性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同时,自然生发出对文化、对社会,乃至对人类的责任与担当,有同学说:“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太多的时间,面对社会的舆论,面对现实中的问题,我们忘了反思,作了一个盲目的从众者,抱怨社会的冷漠,抱怨遭遇的不公。然而,从来也不从自身做起,就比如前一秒抱怨一个病人伤害了医护人员,后一秒自己的行为早已被别人谩骂。通过学习这门课,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我觉得道德才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当人心存善念,心存虔诚,方能行事小心,方能‘治人同治己’,方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每个人都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努力,为这个社会贡献一份正能量,我们就会处在和谐的环境中。”

  还有同学说:“不仅让我明白了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好人,更明白了如何以自身行动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从以上列举中,可以看出,道家道教文化及其心性修养对大学生起到了多方面的正面影响。同学们通过学习,不但补充了传统文化知识之不足,还自觉地进行自我反思,从事于心性修养,自觉地发现并纠正个性中的缺点,增强与人为善的信心,克制浮躁,回归宁静,克己利他,崇尚道德,乃至自觉生发出一种对传统文化以及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总之,心性修养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心性是人的根本,注重心性修养,可使人乐观豁达、心胸开阔、正气充盈、志趣高远、放眼未来,提升精神境界,促进身心健康。心性修养在深层次上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到人最根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它不仅体现在个人修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也体现在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心性修养不但关乎个人的人生命运,还关乎家庭的幸福;只有良好的心性修养才可能造就优秀的人才,为社会为人类谋利益。历史上,儒释道三教文化无不着力于心性之学,是有其深刻道理的。显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性之学无疑是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所指出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等均与此密切相关。

  在传统社会中,儒家教育秉持《大学》等经典中所确立的教育理念,以个人心性修养为起点,由“明明德”而达“亲民”“止于至善”之目的。成长起来一代又一代以天下为己任的贤士大夫、仁人志士和民族文化的脊梁。道家道教的心性学与儒家心性学有着内在的相通性,并在长期交融中,有力地辅助着儒家的教化,充实着儒家的思想,造就着多方面的人才。所以,道家道教的心性之学值得重视,通过挖掘整理,汲取有益成分,运用于个人修养的提升,运用于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从而有益社会,有益国家,促进民族文化之复兴。

  (作者系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6-2021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