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道家智慧 >

庄子与李白:人性的本真、放逐与无奈(二)(3)

2009-10-22 15:57
来源:国学网 作者:飘红
李白诗歌的语言也比较符合道家的“自然观”。李白认为“万物兴歇皆自然”,反映在创作上,则表现为自然率真,反对雕饰、造作。他曾用“清水出芙蓉

李白诗歌的语言也比较符合道家的“自然观”。李白认为“万物兴歇皆自然”,反映在创作上,则表现为自然率真,反对雕饰、造作。他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称赞韦良宰的诗,其实用来说明白己的诗,则更加恰当。他的诗语言直率通达,自然畅快,许多语句如脱口而出的口语,明白如话。如妇孺皆知的《静夜思》。同时,李白诗歌的语言又是奔放的,充满激情的,《将进酒》一唱三叹,使人读之畅快淋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行路难》中有绝妙的豪放之句:“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给人一种势不可挡,奔涌而下之感。《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直北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卜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多么开阔的境界,多么潇洒的冲撞,多么快意的感觉,多么壮观的景象!语言是质朴的,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却蕴含着一种非同寻常的气势,这种气势便是李白语言的豪迈的风格。这种李白独有的语言风格给他的诗歌带来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是李白诗歌的主要魅力所在。

(责任编辑:花开荼蘼)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