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道家智慧 >

亦庄亦谐的精神风貌 庄子的故事

2009-11-03 11:58
来源:逍遥社区 作者:归德一静
庄子(庄周)是非常达观的人,很多情况下表现出亦庄亦谐的精神风貌。纵然他家境贫寒,并没有影响他讲许多故事和笑话。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冬颖先生在她的《庄子看人生》开篇手记里说,庄子(庄周)是非常达观的人,很多情况下表现出亦庄亦谐的精神风貌。纵然他家境贫寒,并没有影响他讲许多故事和笑话,遭贬抑时往往反唇相讥以退为进以柔克刚,表现出高度的哲学智慧和非凡的人生境界。

庄子的故事

庄子一生为我们留下的著作虽不足十万言,但里面却包含许多好的寓言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发人深思启人心智,它对我们的人生有永恒的启迪作用。

庄周借粱

庄周是一个漆园小吏,收入微薄,仅足糊口。虽然这只是个级别很低、待遇很差的官职,但就连这个差事他大概也没干多久,因此,庄周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据《庄子》书中的描写,他住在穷街陋巷,靠打草鞋维持生活,饿得面黄肌瘦;他身穿打着补丁的衣服,鞋子磨出了洞,用绳子绑在脚上,有人讽刺他是“槁项黄馘”,就是脖子很细长,像干枯的树枝一样,脸是黄黄的,这估计是营养不良造成的。

某年春荒,庄家无米下锅了,庄周去向一个朋友借粮食,那是个管理黄河一个河段的小官,人称监河侯。监河侯说很好,没有问题,等到年底领地的百姓给我交了租子以后,我可以借三百金给你。庄周很生气,因为他家已经断顿了,还能等到年底?但庄周很幽默,他不直接点破,而是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我在来的路上听到一阵呼喊声,一看,原来有一条鱼在路边车轮碾成的小水坑中跳着喊救命,我就过去问是怎么回事,鱼说,请你弄一盆水来救我吧。我告诉鱼说,没有问题,我到前面去引西江水来救你。鱼说,等你把西江水引过来,恐怕要到干鱼店去找我了!你引来的水很多,但我却等不及了。这个饿着肚子、生着气也可以讲笑话的庄周,不能不叫人敬他三分。

拒绝高官做真人

庄周所处的战国时代,是一个金戈铁马的功利时代,各国为争夺土地和人口连年征战。那时,各国统治者都认识到人才的重要,于是纷纷招揽饱学之士,以期图强争霸。“得士则得天下”,成为当时的名言。张仪和苏秦就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代表。照理说,庄周作为男人,并非没有才能养活家人。当时读书人的出路很多,比如可以去游说诸侯,像孟子,尽管其学说未被采纳,却衣食不愁,生活得很气派。要不,也可以投靠豪门做食客。有个穷得活不下去的人叫冯谖,去投靠了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做了他家的食客,不但自己吃饭有鱼、出门坐车,还可以养活父母。庄周却从未凭借自己的学问来谋取饭食。贫困的生活并没有使庄周颓废或改变自己,却使他找到了求得身心解脱的自在、快乐。

一次,楚王听说了庄周的学识,就派两位大夫去聘请他为宰相。庄子不在家,正在濮水岸边钓鱼。那两位大夫便找到庄子钓鱼处,客气地说:我们受大王的委托来请您,我们是先导,随后大王还要亲自来请,大王愿意把我们的国家托付给您,让您受累了。庄子以他的慧心早就看透了权势威福背后的凄凉和可怜,他岂能放弃自由,走向牢笼?此刻,那两位大夫还站在身后等着他的回话呢。清风美日,濮水波光粼粼,投钩处似乎有了游鱼的影子,庄子专心致志地看着他的浮漂的动静,根本无暇瞟一眼身后,对楚国的相位,庄子无动于衷、“持竿不顾”!他说:我听说楚国有一个神龟,活了三千年,死了以后,楚国用布巾把龟壳包上,用盒子装起来,摆在庙堂之上,准备用来占卜国家大事。我们站在神龟的立场上想一想,是愿意死了以后让人家把骨头供起来,还是愿意活着没有人理睬,拖着尾巴在泥里爬来爬去呢?那两个大夫说,还是在泥里爬来爬去吧,那到底是活着。庄周说,你们走吧,我宁愿做摇着尾巴在泥滩上爬的乌龟,在淤泥中快活嬉戏,哪愿意做什么宰相受束缚呢?庄周就这样拒绝了权势,抛弃了高官厚禄。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