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佛学智慧 >

对任何境界不执着就是真正见解

2010-04-12 14:17
来源:临济棒喝 作者:佛语
真修行人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建立真正见解。若没有真正见解,纵然如梁武帝一般大建庙宇,说法放光动地,毕竟总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跟究竟解脱毫不相干!
对任何境界不执着就是真正见解
临济义玄祖师说:“今时学佛法者,且要求真正见解。若得真正见解,生死不染,去住自由。不要求殊胜,殊胜自至。”
 
真修行人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建立真正见解。若没有真正见解,纵然如梁武帝一般大建庙宇,广设斋会,供养僧众,乃至遍读佛典,说法放光动地,毕竟总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跟究竟解脱毫不相干!见地至为关键,所以八正道中立正见为第一,正见如眼;佛陀出世大事因缘,唯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法华经》说:“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大般涅 槃经》亦云:“大智慧者,名正知见。得知见故,于生死中而生悔心,生悔心故不生欢乐,不生欢乐故能破贪心,破贪心故修八圣道,修八圣道故得无生死,无生死故名得解脱。如火不遇薪,名之为灭,灭生死故,名为灭度。”如果说皈依与否是区分内、外道的关键,发菩提心与否是区分二乘与大乘的关键,那么对于无上见地能否明了,则是能否究竟解脱的关键。
 
禅宗极为重视见地,直接从见地入手。若对佛之见地当下明了,确认无疑,永不退转,则与三世诸佛把手共行,大事已毕。反之,若无见地,即便打坐参禅千百年,只会随波逐浪,流转生死。故义玄祖师说:“若是真正学道人,不求世间过,切急要求真正见解。若达真正见解圆明,方始了毕。”
 
既然无上见地对学佛行人如此的重要,那么,什么是无上见地?什么是真正见解?下文引述诸大祖师菩萨有关真正见解的开示,以作启发学人心地的文字方便。
 
临济义玄:“尔但一切入凡入圣,入染入净,入诸佛国土,入弥勒楼阁,入毗卢遮那法界,处处皆现国土成住坏空。佛出于世,转大法轮,却入涅 槃,不见有去来相貌,求其生死,了不可得,便入无生法界,处处游履国土,入华藏世界,尽见诸法空相,皆无实法,唯有听法无依道人,是诸佛之母,所以佛从无依生。若悟无依,佛亦无得。若如是见得者,是真正见解。”“尔要与祖佛不别,但莫外求。尔一念心上清净光,是尔屋里法身佛;尔一念心上无分别光,是尔屋里报身佛;尔一念心上无差别光,是尔屋里化身佛。此三种身,是尔即今目前听法底人。”
 
初祖达摩:“理入道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
 
二祖慧可:“备观来意皆如实,真幽之理竟不殊;本迷摩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珠;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愍此二见之徒辈,申辞措笔作斯书;观身与佛不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
 
三祖僧璨:“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四祖道信:“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六祖惠能:“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永嘉真觉:“绝学无为真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