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佛学智慧 >

对任何境界不执着就是真正见解(2)

2010-04-12 14:17
来源:临济棒喝 作者:佛语
马祖道一: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
马祖道一:“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
 
百丈怀海:“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大珠慧海:“布施却有无性、爱憎性、空不空性、定不定性、净不净性,一切悉皆施却,即得二性空。若得二性空时,亦不得作二性空想,亦不得作念有施想,即是真行檀波罗蜜,名万缘俱绝。万缘俱绝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若得一切处无心时,即无有一相可得。何以故?为自性空故,无一相可得。无一相可得者,即是实相。实相者,即是如来妙色身相也。《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黄檗希运:“即心是佛,无心是道。但无生心动念、有无长短、彼我能所等心。心本是佛,佛本是心。心如虚空,所以云:‘佛真法身犹若虚空。’不用别求,有求皆苦。设使恒沙劫行六度万行,得佛菩提,亦非究竟。何以故?为属因缘造作故。因缘若尽,还归无常。所以云: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但识自心,无我无人,本来是佛。”
 
高丽国普照禅师:“汝除却将迷待悟之心,听我言说,诸法如梦亦如幻化,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诸法皆空之处,灵知不昧。即此空寂灵知之心,是汝本来面目,亦是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天下善知识密密相传底法印也。”
 
莲花生大士:“因果业报,须信非虚,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应求解脱。先寻择金刚喇嘛,以为依止。虔颂四皈依,誓心不退。发大菩提心,广度有情。严持净戒,以立根机。常观十二支因缘,明生死本。次习禅定,内观自心,本来清净。修深般若波罗蜜,了知诸法,犹如梦幻。心不执著,身随所安。妄念起时,勿随勿制。缘境违顺,尘影好丑,不起爱憎。唯常觉照,而忘觉照。佛心自心,本自如如。我见破尽,心一境性,即是成佛。”
 
密勒日巴尊者:“外显诸境皆是心,心即明显之体性,明体无相无可执,此三见诀应受持。妄念解脱于法身,明空任运自安乐,无整宽坦舒松定,此三修诀应受持。十善法性力中增,十恶法尔自性尽,明空无需诸对治,此三行诀应受持。无有轮回之可断,无有涅 槃之可证,自心本来原是佛,此三果诀应受持。此即法性本来空,唯师能令悟此要,三要摄内成一要,繁行多求终无益,悟却俱生即到家。我适所说诸诀要,实为修行之法宝,由我证境所流出,汝等珍重善受持。”
 
从以上诸录可知,所谓真正见解,别无奇特,亦无玄妙,只是明了本心,生起定解,确认无疑!古德云:“安心者安此,究心者究此,悟心者悟此,调心者调此,入圣者入此,利人者利此,乃至诸祖显喻、机用、纲宗、示辩,并圆顿诸经论,皆不离心别有所指也。”初行人如能明了本心,安住本性,不向外求,亦不着内,在行住坐卧之中不染污,不退转,即为禅宗的真正见解,即为真开眼人;以此真正见解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随缘任运,无有希望,亦无恐惧,对任何境界无有任何实执,即为真修行人、真道人;乃至究竟彻证本心,即可现证法、报、化三身,圆满无上佛果。 
(责任编辑:飞天)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