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正”是:第一,事情还处于萌芽状态,就能看清成败的先兆、得失的要点,在祸事还没有发生就采取防范措施,使君王超然地站在显要尊荣的地位,天下都称赞他的贤能。像这样的人,叫做“圣臣”。
第二,虚心诚意,向往善政,用礼义勉励君王,劝谕君王实施长治久安之策,助成君王的优点,补救君王的缺点。事业成功了,事情办好了,把成绩归于君王,不敢独享功劳。像这样的人,叫做“贤臣”。
第三,吃苦耐劳,早起晚睡,不懈怠地推举贤才,经常用历史经验来劝勉君王,希望对君王有所补益,使国家安定繁荣。像这样的人,叫做“忠臣”。
第四,聪明练达,对事物洞察入微,能够预见事情成败,并有预防补救手段,因势利导,堵塞漏洞,断绝祸根,把祸转变为福,使君王转危为安。像这样的人,叫做“智臣”。
第五,谦逊有礼,遵纪守法,尽职尽责,胜任其事。辞让俸禄,推让赏赐,不接受贿赂,衣服齐整,饮食节俭。像这样的人,叫做“贞臣”。
第六,国家政治混乱,君王办事不循正道,敢于冒犯君王的威严,当面批评君王的过失,即使有杀头的风险也在所不辞。不惜一死,使国家得到安定,且不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像这样的人,叫做“直臣”。
“六邪”是:第一,贪图官位俸禄,谋求一己私利,无心办理公事,有智慧不表现,有才能不运用,不肯尽自己的职责,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左右观望。像这样的人叫做“具臣”。
第二,无论君王说什么,他都说“好”;无论君王做什么,他都说”行”。暗地里打听王君的喜好,然后投其所好,以博取君王的欢心。一味迎合君王的心意,只顾君王眼前高兴,不管君王后来的祸患。像这样的人叫做“谀臣”。
第三,内心奸诈,外表恭谨,巧言令色,妒贤忌能。他想推荐谁,就只谈优点不谈缺点;他想打击谁,就只谈过失不谈功劳,使君王用人不当,赏罚不明,号令不行。像这样的人叫做“奸臣”。
第四,智慧足以掩饰自己的过失,口才足以推销自己的谬论,捏造事实,添油加醋,都能说得顺理成章。对内离间骨肉亲情,对外扰乱同僚关系。像这样的人叫做“谗臣”。
第五,专权擅势,把持政事,以抬身价。拉帮结党,既中饱私囊,又增加威势,敢于假托君王的命令,来达到显扬自己的目的。像这样的人,叫做“贼臣”。
第六,用邪道谄媚君王,使君王陷于不义,勾结党羽来蒙蔽君王,当面说的全是良言正理,背后的说法却大不一样,不分黑白,不问是非,顺我者昌,使奸人纷纷来攀附他,一起为非作歹,使君王恶名昭著。像这样的人叫做“亡臣”。
每个时代都有当下属的不同规范,但上述“六正六反”,确实道出了当好下属的一般法则,值得每一个有志于成为优秀员工并以此达成人生目标者好好研究。
有人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当元帅的前提是什么呢?必须具备过硬的军事素养,同时还要养成服从命令听指挥的习惯。所以,不想当好士兵的人永远当不了元帅。
当你还是一个“士兵”时,首先要做的不是幻想成为元帅的威风,而是思考如何“尽臣道”,成为一个出色的“士兵”。
(编辑:晴天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