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儒学智慧 >

《论语》智慧:不患得,亦不患失

2009-04-20 19:0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人的得失,由天道均衡。天道均衡的依据,则是他全程生命德分与罪业的大小。生生世世以下,德大,并不需要太多努力,所得即多;业大,即使千方百计,所得亦少。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人的得失,由天道均衡。天道均衡的依据,则是他全程生命德分与罪业的大小。生生世世以下,德大,并不需要太多努力,所得即多;业大,即使千方百计,所得亦少。德与业的多少,又由善恶均衡:行善,必定积德;为恶,必定损德。

患得患失之辈,挂念的只是外物,决非道德的修养。他们没有心法的约束,便可不论是非以算计,不择手段以攫取,不计后果以争斗。他们与人相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有不可告人的意味,都有争权夺利、狐假虎威、欺哄瞒骗的倾向。他们对事,并不区分事情的大小、缓急与是非,区分的只是它与自我得失、荣辱、上下的关系。因此,无论他们身在何处,都会贻害何处;无论他们心在何人,都会贻害何人。

往往,他们也能得一时之利,逞一时之快,显一时之强。然而,这也正是上天的安排,安排他们将仅存的一点根基与德分耗尽。而后,因其积重难返、十恶不赦,他们的名利与性命,都将在转眼之间丧尽。既与天道相悖,必不能在天地之间容身、保命与得意。

赵襄子向王于期学习驾车的技巧。学成不久,赵襄子和王于期举行比赛。赵襄子三次换马都输了,便责怪王于期没把全部技术教给他。王于期说:“驾车的关键在于让马的身体同车子协调,全部精力要用在操纵马上。在落后时,你就一心想追上我;领先了,你又怕我赶上来。你将全部心思放在我身上,又怎能专心操纵好马呢?这就是失败的原因。”

楚国有位铁匠,年已八十仍然技艺精湛,大司马便询问其中的原因。老铁匠说:“我二十岁的时候,喜欢锻打腰带钩,对于别的什么都不关心。这样,我就有了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熟练掌握想要掌握的东西。一旦达到这种境界,万物都会为我所运用。”

赵襄子与老铁匠的差异,也就在于患得患失与不惊不动的差异。前者顾忌太多,负重太多,自然无法专注于一个对象与一件事情。后者心无旁鹜,恬淡平和,自然可以进入至深至纯的境界。身心合一、天人合一,天即示人以智慧;反之,天即示人以迷障。

(编辑:晴天娃娃)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