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得了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说:“鸟将要死时,鸣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时,言语是善良的。重视真理的君子待人接物时,在三个方面特别在意:容貌严肃,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和怠慢;面色端庄,容易使人信服;讲究言辞和语调,可以避免鄙陋和错误。至于礼仪中的细节,自有主管人员去做。”
神色是心灵的窗口,脸面是弛张欲望的一种器官。脸色如何,便知心灵的黑白如何,便知欲望的强弱如何。人想通过伪装,让心口不一、心脸不一,实在难以做到。你只有淡化自我的欲念,且不对他有所希求,你才一眼可以看透本质。人之所以不去揭穿,在于人多乐于自欺欺人,彼此虚以应对。
宇宙虽运动不息,天道却沉静不动。天道永不变异,所以才能衡量众生与万物。人以神色去展现情绪,以肢体去实施行动,神色与肢体的实际支配却在观念。观念与天道切近,观念就纯正、超拔、鲜于变化。观念与天道背离,观念就杂乱、肤浅、变动不居。君子向道,君子的思想与灵魂,必定与天道切近。君子的神色当然鲜活,可以展现不同的状态,然其实质的基调,必定严肃而端庄。严肃,与天道至高无上的权威及心灵沉实厚重的积淀相对应。端庄,与天道不偏不倚的中正及心灵宁静祥和的本色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