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儒学智慧 >

赵国赵括的故事:趾高气扬,终尝苦果

2009-05-17 15:5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趾高气扬的最大恶果,是闭塞耳目而自欺欺人,是丧失理性而恣意妄为,是远离正道而深陷邪道。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得意而忘形,本指较高境界中的一种状态:突然有了深切的悟会,洞察了某一层面的宇宙真相,他就忘记了尘世中的一切名利与情感的羁绊。而于尘世之中,人却常因外物的骤然获得,而将人之所以为人的心性与准则忘记,于是趾高气扬,为所欲为。

人为什么能够获得外物?一则因为他往昔积了大德,因此在这时得到福报;一则因为他不择手段以掠取,因此在这时表现为强占。无论哪一种原因,都必用德去交换,只是前者是自然而然得到,后者是巧取豪夺得到;前者是他应该得到,后者是他不该得到。应该得到的,即为命中注定;不该得到的,必定自毁根基。所以,人为获得、占有而骄矜,实在没有更多的理由。所以,君子安详舒坦,决不计较外物的得失。

趾高气扬之辈,心性与善无关,言行与忍无关。他不知天理,他却在天理均衡的范畴之内;他在顺遂之时放纵,他必在灾祸降临之时败亡。

赵国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以为天下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赵奢也难不倒他,却也不说他有才能。赵母询问其中的缘故,赵奢说:“带兵打仗,是你死我活的事,而他谈得很轻松。假使赵国不用赵括为将,还算幸事;如果一定用他为将,败坏赵军的人一定是赵括。”

赵奢死后,秦军围攻赵国长平。赵国用廉颇为将,廉颇坚守不战,秦军久攻不下。秦人散出流言说:“秦军不怕廉颇,就怕赵括。”赵王上当,便用赵括代廉颇为将。秦将白起听说后,假装败走,却以奇兵切断赵军粮道,使赵军一分为二。秦军围困赵军40多天,赵括率军突围,被秦军射杀。赵军大败,数十万大军投降秦军,全被活埋。

赵括值得骄矜的理由,不外乎两点:纸上谈兵,无人能及;担当大将,凌驾于众人之上。然而这些,均非用兵致胜之道。他没有自知之明,却又自动封闭接受劝诫与启迪的通道,他就只能走入死路。趾高气扬的最大恶果,是闭塞耳目而自欺欺人,是丧失理性而恣意妄为,是远离正道而深陷邪道。

(编辑:沧海明珠)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