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儒学智慧 >

颜回:归真者自乐

2009-05-05 14:4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闻道而行道的人,着力点在心。无道或愚迷的人,着力点在利。心中唯道,道中即拥有一切。心中唯利,利中即消弥一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多么有修养啊,颜回!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有修养啊,颜回!”

闻道而行道的人,着力点在心。无道或愚迷的人,着力点在利。心中唯道,道中即拥有一切。心中唯利,利中即消弥一切。

何能拥有一切?因为天道滋生一切,支配一切,所以顺天者昌,从道者盛。所谓昌盛,也可能表现在外物,比如江山、万民、奇珍等等;更多则在另一重境界的感知,感知到更为宏观、更为微观、更为奇异的生命与万物。他看见了这一切,尘世的一切就显得极其微渺,微渺得所有山川河流加在一起,都不值得一提。那么他人在尘世的任何拥有,自我在尘世的任何缺失,都无足轻重。

何能消弥一切?天理之一种,即为不得不失。他既看重利益,他必迷失心智。他既得到利益,他必失去心智。心智一旦闭塞,天道就不可能给他展现,天道的物质一面的多重时空,也就永远不能对他敞开。

归真者拈花而笑,人不知所笑为何,其实是因更高一层的真理突然展现,他情不自禁地发自内心一乐。

西汉的朱买臣曾以砍柴卖柴为生。他经常是一边担柴,一边读书,一边唱歌。妻子背柴跟在后边,多次叫他不要边走边唱,朱买臣的歌声却越来越大。妻子感到很没脸面,便要求离开。朱买臣说:“我五十岁左右肯定能享受富贵,现在已四十好几了。等我富贵以后,我会报答你的。”妻子又气又怒:“跟你这种人,总有一天会饿死,怎么谈得上富贵?”朱买臣挽留不住,就任她离去。

后来严助推荐朱买臣,汉武帝拜他为中大夫,后来升为会稽太守。会稽地方官打发百姓去洒扫街道,朱买臣的前妻和后来的丈夫也在洒扫工之列。朱买臣让后面的车子停下来,将他们夫妇接到太守的住处,提供他们粮食。一个月后,前妻自杀身亡。朱买臣出资给她丈夫,让他安葬了妻子。

故事的结果并不重要,核心则在朱买臣的歌声与预卜先知。那时他贫贱之至,他却能安心打柴,静心读书,开心唱歌,并能准确无误地预言未来。何也?不行大道,不足以知天命。不知天命,不足以知未来。不知未来,不足以喜洋洋。所以,即使他终身不仕,他也天天有歌声;即使妻离子散,他也无所谓忧愁。

(编辑:晴天娃娃)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