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儒学智慧 >

为仁,从点滴做起

2009-11-23 09:5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刘德江
做人、做事就要从自己开始,从眼前、日常、每一处着手。“为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仁”就从自己开始,从点滴开始。

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篇第七》)由此可知,孔子觉得“仁”离我们并不远,它在我们心中就是一瞬间的念头,是否能做到“仁”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果我们主动向“仁”靠近,那“仁”就会在我们心中出现。佛陀也反复强调,佛就在我们心中,心外无佛便可得。“仁”也是一样,“欲则至”。

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开始,他所完全拥有的,就只有他自己。可以说他自己就是做一切事的本钱。只有增加自身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我人格,才能干点事业,有点成就,或是过上好日子。所以,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要有点主观能动性,做到“君子求诸己”(君子一切事情都求助于自己)。

这一点,最为孔子所重视。孔子说,仁是很高远的目标,但只要自己时时处处身体力行,也就达到仁了。所以,达到仁的境界,全靠自己。这就像堆土成山,只差最后一筐土,你懒得去加,失败是你自己造成的;相反,即使才刚倒下了一筐土,只要你能坚持不懈,最后那座山就是用你自己的力量建造的。然而,怎样做到这一点呢?儒家提出的办法也很切实际。孔子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就是说,能以眼前的事为例一步步去做,就是最好的实现仁道的方法。比如推己及人,你自己不喜欢的,别人也一定不喜欢,所以你也不应把你所不喜欢的东西强加在别人身上。孟子曾说,仁、义、礼、智、信这些好品质,每个人都天然地有一点,像同情心、求知心等就是明证,这些都是善端,有了这些善端,关键是要能很好地利用,“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求与舍,只一念之差,全在自己。从自己先天的那点端倪出发,孜孜以求,达到目标也就不难了。

从脚下每一步、眼前每一事开始,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是最重要的。重视当下的事,这可说是儒家思想真正了不起的地方。

张岱曾对“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作了这样的解释:“一日'最可贵,舍则‘一日’不下手,永无下手之期矣。百事都始于‘一日’,况为仁乎?”有一次,冉求曾对孔子说,我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只怕我力量不够,无法做到。孔子回答他:“如果真是力量不够,也得做到半路上才停下来,你现在还没有起步呢,怎么知道无法做到?路是一步步走到的,而不是一步跨到的。哪有不能走一步路的人呢,所以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做人、做事就要从自己开始,从眼前、日常、每一处着手。“为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仁”就从自己开始,从点滴开始。

(责任编辑:大成至圣)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