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说:“虽然贫穷落魄,但没有去巴结奉承;虽然富有,却不骄傲自大,这样做怎么样?”孔子回答说:“这样做是可以的,但这样也比不上那种贫穷落魄时仍然快乐的人,比不上那种富贵时仍然能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人。”
贫穷落魄而没有去巴结奉承,这就叫“失意不忘形”。能够做到失意而不忘形的人是很少很少的。事业上、工作上、婚姻上、家庭关系上都很失意落魄,而朋友、同学等个个都是“春风得意”,这一比,不失意忘形才怪!攀比心理自古以来都有,也正是有了攀比心理,私有制才能产生和发展,而正是有了这种攀比心理,人类才可以进步。所以,攀比是可以的,但若比不上,就千万不要“失意忘形”。唉呀,我不如别人,我笨,我蠢,我傻,算了,我就这样吧!这样做就是忘形了,忘记了自己还是个人,自己还有头有脑,有手有脚。你自己都不相信、不尊重你自己,别人怎么能相信你,尊重你?忘形了也就完了。也就是说,有了病态的心理,如果不及时治疗并修正、调整心态,你的人生也就不能进步了。而不“忘形”才能有进步。
“失意忘形”的反面即是“得意忘形”,也就是子贡说的“富而无骄”。从当今的这个功利社会来看,“得意忘形”的大有人在,事情做成功了,找到钱了,或者是地位提升了,都飘飘然,春风满面,从而很快地忘记了从前是怎样落魄的,是怎样艰辛努力的。当然,古代也是这样,做了一点官,那官架子摆得十足,傲然一切;赚了一点钱,那财大气粗的劲头足以胀死人。因为,人一旦富贵了,就会自然而然地摆出架子,就会瞧不起不如自己的人,似乎就是“体现了人生的价值”。然而,赚了一点钱就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了吗?也就是说,人生就是来赚钱的吗?当然,赚了钱,就说明干某一件事成功了,但这仅仅是说明你在某一方面成功了,并不能说明你的人生就是成功的。孔子的继承人孟子说,人生的价值要用贡献来衡量,对人类没有贡献,也就是没有价值。因此,子贡认为,真正地富贵了,但还是与平常人一样,没一点架子,还是很谦恭有礼地待人接物,尤其是对贫苦的老百姓也是同样,我这样做怎么样?但是,孔子并没有赞扬他,只是说,也还可以吧。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贫穷落魄还仍然是快乐的,如果富贵以后还是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才是真正地作到了“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也就是说,仅仅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还不行,还要“贫而乐,富而好礼”才行。这无疑是对子贡的一个批评,其更重要的是对一种健康成熟心理的描述。前几年,我们很多人看不惯暴发户,近几年,暴发户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逐渐收敛了那种财大气粗,盛气凌人的嘴脸,不得不让位给了高知识、高科技的“知本家”。这就说明人们还是很看重“精神文明”的。
在动物世界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匹小马躺在河中心,它舒服地享受着河水的清凉。岸边有一只老虎,正虎视眈眈地望着河中的小马,却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老虎不知道水的深浅。小马以为老虎怕水不敢吃它,于是得意地站起来。老虎看见了,哈!原来水这么浅,只及你膝!于是小马立刻成为老虎的一顿美餐。原来河水这么浅,是小马自己给暴露的!
得意忘形很容易暴露自己最大的缺点和弱点,导致自己处于失败的境地,有时,甚至是致命的。
人的一生是精彩的,会经历胜利的喜悦,会经历挫折的失意,然而做人最可贵的,就是,失意不忘形,得意也不要忘形!
(责任编辑:大成至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