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儒学智慧 >

从众心理:识人须摒弃的要素(2)

2010-02-08 11:39
来源: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作者:古缘
因此,对于众人的意见、社会的传言,既不要盲目相信,也不要全盘否定。正确的态度、重要的途径是察之。查清内情后,才能尽量不做出错误的举动。不
 
     因此,对于众人的意见、社会的传言,既不要盲目相信,也不要全盘否定。正确的态度、重要的途径是“察”之。查清内情后,才能尽量不做出错误的举动。不以一时之荣辱取人
 
  明朝的冯梦龙曾警告世人:“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其主旨在于看人不可以偏概全。不可以一时的荣辱取人。其实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大学》中有云:“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而孔子却做到了这一点。
 
孔子谈到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曾被关押,却是无辜的”,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公冶长是曾经蒙冤。后来得到平反昭雪的人。这种人难免会遭受世俗的歧视和一些讽言恶语。一般人唯恐避之不及。孔子超脱世俗之偏见,不以一时之荣辱取人,而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说此话时。孔子是已经赢得了普遍的社会声誉和身份地位的人。孔子能作出这样的决定。在当时实属难能可贵。在今天,若没有非凡的勇气和胆识,恐怕也难以做到。
(责任编辑:大成至圣)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