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儒学智慧 >

做人的根本:身不善而怨人,不亦反乎!

2010-02-24 14:28
来源:智慧人生 作者:秩名
抱怨是舍本求末的行为,对自己毫无益处,也搞坏了别人的心情。所以,当事业、生活不顺利时,明智的做法是默默承受一切,努力改善一切,用不着怨天尤人。
曾子说:“身不善而怨人,不亦反乎!”自己不好却埋怨别人,不是反本求末吗?在这里,“不善而怨人”二字,含意很深。从浅层次理解,是品行不够好却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的意思。打个比方,我自己很小气,却埋怨别人对我不大方;我自己不讲信用,却埋怨别人不相信我;我自己能力有限,却埋怨别人不重用我;我自己孤高自傲,却埋怨别人不喜欢我,诸如此类,都是舍本求末的行为。
 
从较深的层次来讲,“不善而怨人”,还有自己处境不好、事业不利、生活不顺,却抱怨别人不尊重自己、亲近自己、喜欢自己。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别人对我们的态度,经常由我们的成败来决定,人情如天气,时冷时暖。一个明智的人,应该努力去追求成功,赢得别人的尊敬和爱。如果不能成功,也只能怪自己做得不够好,或者时运不济,用不着抱怨“人情似纸张张薄”。这种抱怨也是舍本求末的行为,对自己毫无益处,也搞坏了别人的心情。所以,当事业、生活不顺利时,明智的做法是默默承受一切,努力改善一切,用不着怨天尤人。
 
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是一位天下闻名的大贤士,受到国君宠爱,被封为相国。各地有才能的人纷纷来投奔他,谋求一只饭碗。不料,国王对田文起了疑心,撤掉了他的职务。无奈,田文只好离开国都,回到自己的封地去。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几千个平时口口声声仰慕他、愿意终生追随他的食客,一下子走得没影了,只有冯谖愿意继续跟着他。
 
 后来,在冯谖的策划下,国君对田文重新产生了信任,让他官复原职,尊荣更胜从前。那些弃他而去的食客,又想重新回来。田文听说这件事,恨恨地对冯谖说:“他们当初弃我而去,现在还有脸回来?谁好意思走到我面前,我一定要将唾沫吐在他脸上!”
 
冯谖不以为然地说:“事物有它必然的规律,事情有它本来的道理,您何必生气呢?富贵了,宾客自然多;贫贱了,宾客自然少,这是事情本来的道理。您一定见过菜市场的情景吧?早上,人们争先恐后挤进去,因为里面有他们需要的东西;傍晚,人们甩开大步走过去,不会多看一眼,因为里面没有他们需要的东西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以前,人家争先恐后来投奔您,是因为您这儿有他们需要的东西;后来他们离开您,是因为您这儿已经没有他们需要的东西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田文恍然大悟,心里的怨意顿消。后来,那些食客陆续前来投奔,他一如既往地接待他们,毫无芥蒂。
 
有一句话说得好:“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你爱一个人,是因为他有你需要的东西--容貌、财富、权势、品德……最好他什么都有,能满足你的一切需求。假如那个人什么都没有,你可能恨不得从未见过他。你从自身需要出发对别人作取舍,当然不应该反对别人从自身需要出发对你作取舍。无论别人喜欢你还是讨厌你,都是你自己的原因,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想通了这个问题,就不会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那么反感了。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