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三国水陆武器大揭秘(二): 远程武器和战船

2009-06-27 15:2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白伟志
赤壁大战东吴胜利的原因毫无疑问有很多,单就技术角度而言,精湛高超的造船技艺,丰富的水上经验当然是这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远程武器

三国时期武将大多擅长弓射,早期董卓便是“双带两鞬,左右驰射”的一大狠人,至于像吕布一般“便弓马,膂力过人”,那就更多得数不清。然而弓箭在作战中却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它只能由人力射出,然而人力毕竟是有限的,况且它只能射杀人马,却无法破坏敌人的防御设施。

这时候弩便登上了战争的舞台,弩与弓机理相同,可以说是具有“延时结构”的弓。它与弓不同之处在于,无须在用力张弦的同时瞄准,而是先把弦扣住,在从容瞄准射击,因此命中率大为提高。不仅如此,它不仅可以依靠人的臂力,还可以脚踏或者腰引,甚至可以用绞车装置集中几十个人的力量上弦,从而使重型弩的使用成为可能。三国史上关于弩最经典的一个战例,便是袁绍凭借弩兵战胜了公孙瓒部下极为彪悍善战的骑兵组织白马义从。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虽不符合史实,但是他的一项发明却非常重要,那便是被称为“诸葛弩”的元戎弩,也就是连弩。《魏氏春秋》中记载:“亮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武备志》中对诸葛弩的性能做了补充:“此弩即懦夫闺妇皆可执以环守其城。”

诸葛弩虽然做工精巧、省力好用,但威力着实不大,曹操军队使用了另一种威力巨大的远程武器:发石车。还是在官渡大战时期,袁绍部队在营中堆土成山、建成高楼,从上边向曹军射箭,一时曹军伤亡惨重。曹操下令造“发石车,击绍,楼皆破,军中呼曰霹雳车。”后世赞叹道:“飞大石过三百步,所当辄溃。”

《武经总要》记载了抛石机的结构:以大木为架,接合部用金属件固定。机架上方设置可以转动的横轴,轴上固定抛射杆,称为“梢”。梢前端有索绳连接一个皮窝,用来容纳石弹;末端系(石驳)索,索“长数丈”。大型抛石机常拥有数百条这样的(石驳)索,每条由一两个人拉拽。射击时,一人瞄准定放,拽索人同时猛拽(石驳)索,(石驳)梢末端下坠,前段扬起,皮窝中的石弹便被甩向天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射出去,破坏力巨大。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