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奸雄乎?英雄乎?中华五千年,江山代有人才出。在滔滔的历史长河中,曹操无疑可以说是争议最多的一位人物。
在多数人眼中,曹操是一个反面人物,是一个阴险、歹毒、蛮横之人。人们有这样的印象,原因是有很多的。比如说,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曹操有一句很狂妄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看起来理由相当充分,但是“众所周知”真的就是事实吗?
其实曹操这个“奸雄”多半是被逼出来的,而曹操似乎命中注定只能当一个“坏人”。当年,曹操因讨伐董卓起家,没想到“以奸易奸”,除掉董卓后他反被人看成是奸臣了。除掉董卓之后,曹操目中无人,其子曹丕还自立为王,以魏代汉,追谥曹操为魏武帝。
苍茫人海间,人们所关注的只是表面现象,一味地以表面的东西来评断一个人的好坏、仁义奸雄,从来都不喜欢看其所隐含的实质东西。在三国中,人们评价曹操为奸臣,诸葛亮为忠臣,似乎是历史定论。可是细细想来,却不是那么回事,所谓忠奸自古就有别。然而,很少有人会认真地想一想,他们的忠在何处、奸在何处。
在人们心中,只要是跟着刘备的就一定是忠臣,因为他是汉室之后。假如我们单从这一个小观点来判断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想一想,商汤反夏、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他们算不算是奸臣呢?
由此可见,人们对曹操的“奸雄”和“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好像是非常公正的评价。然而,他所谓“如国家无孤一人,真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直率坦言又不能不使我们警醒,他真的是“奸雄”吗?
有人曾评价说曹操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其意为,若在太平盛世,曹乃安邦定国之臣子,是逢乱世,则为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叛臣。无论形势如何,我们对曹操的能力还是应该给予肯定的。而世上大多数人之所以说曹操是个“奸雄”,主要原因其实在于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