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秦末农民大起义关键之战:钜鹿之战(2)

2009-06-27 16:4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楚怀王接到赵王歇、张耳等人的求援文书后,即召集手下将领进行商议。大家认为,尽管楚军自定陶战败后元气大伤,但若不及时救赵,章邯灭赵得手后就

楚怀王接到赵王歇、张耳等人的求援文书后,即召集手下将领进行商议。大家认为,尽管楚军自定陶战败后元气大伤,但若不及时救赵,章邯灭赵得手后就会移师南下攻楚,从而使得反秦武装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同时,秦军主力胶着于河北地区,这造成了关中空虚,给反秦武装提供了乘隙进关灭秦的机遇。鉴于这一分析,楚军统帅部遂果断作出战略决策:任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统率楚军主力5万人北上救赵,以伺机歼灭秦军主力。同时,派遣刘邦率军乘虚经函谷关进入关中,伺机攻打咸阳。这一战略部署的着眼点在于两支军队互相配合、双管齐下,使秦军陷于两线作战、顾此失彼的被动局面,以收一举灭秦之效。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月,宋义率军北上救赵。

他对和秦军进行决战存有胆怯畏惧心理,抵达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后,即停止前进,一连驻扎了46天。项羽规劝他迅速进兵,同赵军里应外合,一举击败秦军。然而宋义则想保存实力,乘秦、赵相斗,坐收渔利,故拒绝了项羽的正确建议。他挖苦项羽说:“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并威胁项羽不要抗命不听从指挥。与此同时,宋义还日日置酒高会,寻欢作乐,并亲自赴无盐(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南)大摆宴席,送其子出使齐国为相,以扩展个人势力。当时适逢天气寒冷多雨,士卒冻馁,苦不堪言,宋义的做法引起了将士们的不满。性格刚烈的项羽更是觉得忍无可忍,在再次据理力争未被采纳后,他遂激于义愤,趁早晨入帐进见之机,当场诛杀了宋义。诸将拥护项羽所为,拥戴他为假(代理)上将军。楚怀王见事态已经如此,便正式任命项羽为上将军,由他率军北上救赵。

这时,秦军仗恃兵多粮足,围攻钜鹿甚急。城中的赵军,矢尽粮绝,危在旦夕。尽管燕、齐、魏等援军已抵达钜鹿附近,并与陈余军会师,但因畏惧秦军,互相观望,谁也不敢同秦军交锋。

唯独有已取得指挥权的项羽敢下决心挥师渡河与秦军决战。他率军于十二月进抵漳水南岸后,即委派英布、蒲将军率2万人为前锋,渡过漳水(一说黄河),切断秦军运粮的甬道,分割王离与章邯军之间的联系,使王离军陷入缺粮的困境。接着,项羽本人亲自率领楚军主力渡河跟进,并下令全军破釜沉舟,规定每位将士只带3日干粮,以显示全军上下一往无前、义无反顾、与秦军决一死战的决心。

破釜沉舟完毕,项羽立即率领楚军进至钜鹿城下,将王离军团团包围,以雷霆万钧的气势,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动,向敌人猛扑过去。楚军将士们奋勇死战,“无不一以当十”,“呼声动天”,将王离麾下的秦军杀得溃不成军。章邯率部援救,也敲楚军英勇击退。项羽指挥楚军连续作战,不给秦军以任何喘息的机会,九战九捷,终于大败秦军。那些交战伊始时,恐惧秦军如虎而作壁上观的诸侯援军,这时见楚军胜局已定,也乘势冲出壁垒,参与对王离军的围攻。这场惊天动地大鏖战的结果是,秦将王离被俘虏,秦军副将苏角身首异处,另一名副将涉间走投无路,被迫自焚而死。楚军取得辉煌的胜利,钜鹿之围遂解。

项羽在钜鹿之战中所表现的杰出指挥才能和一往无前的英勇气慨,使各路诸侯无不为之震慑和敬重。这时他们便一致拥戴项羽为诸侯上将军,统一指挥所有集结在赵地的军队。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