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陀众头目画像:李克用、李存勖、李存孝和李嗣源
二、正文
在夹城之战后,李存勖镇压了内部叛乱,完全巩固了河东政权。而朱温则于乾化二年(912)六月被亲子友珪所害,终年61岁。随后几个儿子开始夺位之战,最后友珪死于友贞之手,朱友贞这个大垃圾成为朱梁皇帝,朱梁元气大伤,李存勖获得天赐良机。
虽然晋梁实力对比出现了此消彼长的变化,但朱梁的实力仍然远在沙陀之上。因为朱梁占据的河北之地是中国的精华之地,拥有洛阳和汴州两个巨城,人口是沙陀数倍,军队人数也倍于后者。
但李存勖仍然采取主动进攻的姿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公元921年其军队在杨刘强渡黄河,发起杨刘战役。朱梁大将铁枪王彦章(五代演义中的第二条好汉,仅次于打虎李存孝,当时李存孝早就因叛乱而被李克用车裂)率军试图夺回杨刘,结果失利,丧师一万余。
朱梁政权军心动摇,朝廷内部矛盾也愈加尖锐,段凝贿赂朱友贞宠臣得以取代王彦章任北面行营招讨使,而王彦章却降为副使。段凝无勇无谋,毫无威信,众将与军士都很不服,后梁军力从内部开始削弱,而朱友贞一不了解战局状况,二不用大臣商讨,凭自己主观臆断派段凝率梁军主力,试图玩围魏救赵的把戏,还要在收复黄河渡口后再重新占领河北。不过历史证明,垃圾要在高手面前玩计谋,只会死得更快。公元923年李存勖建立后唐,年号同光,八月二十七日,李存勖召见了刚归降的后梁将领康延寿,并任命为南面招讨都指挥使,兼博州刺史。康延寿为李存勖分析了后梁的形势:梁的地域并不狭窄,兵力也不算少,但是朱友贞懦弱无能,致使政治腐败,贿赂成风,选才用将不以才德与战功为标准。将帅出征也要派近臣监视,主帅无法自己调兵遣将。所以梁的败亡局势已定。
康还透露梁军的机密:在十月,朱友贞准备命段凝率主力进驻黄河北岸牵制唐军主力,王彦章则进兵郓州,再分兵进取镇州与定州,并以一部袭击太原做战略策应。最后康延寿向李存勖献出灭梁大计:“梁兵聚集则势众,分兵则势薄,陛下现在应该养精畜锐,等其分兵之后,选择良机率精锐骑兵五千从郓州直趋大梁(即开封),活捉朱友贞,十天或者半月必然大功告成。”
应该说,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军事计划,5000骑兵差不多已经是后唐可以拿出的最大数字,而朱梁拥兵十万,如果情报有误,朱梁没有分兵出城,5000人只是给后者送菜而已。不过小李的运气不错,当年九月,梁军的战略部署开始提前实施,和康说的没有二至:段凝率五万重兵进驻临河(今河南濮阳西)南面,而王彦章则按计划领兵一万进驻郓州和兖州(今山东兖州)境内。
九月二十八日,李存勖下令将士家属全部回到魏州,并命李绍荣等将领固守魏州,牵制段凝军主力,自己则亲自率领骑兵主力南下实施奇袭计划。
十月初二,李存勖所部精锐步骑混合4万人(大约35000名步兵,5000名骑兵)从杨刘渡河南进,初三即进入郓州城。当天子夜时分唐军跨过汶水后,李存勖命李嗣源为先锋攻击前进。初四早晨与王彦章部交火,大获全胜,并攻占梁的中都(今山东汶上),生俘王彦章。可怜的铁枪老王,被自己人排挤,只带了不足万人的军队困守孤城,结果天大的本事都发挥不出,被唐军生擒活捉。
随后,沙陀军队却陷入争议,因为按照计划,此时唐军应该放弃辎重,全速向朱梁首都汴州挺进。但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个计划实在太冒险,鬼知道汴梁到底留守了多少军队。当时指挥部里只有康延寿(没办法,计划的提出者)和大将李嗣源(不愧是皇帝的料,高手就是高手)坚决主张率军突进。
在关键的时刻,李存勖血液中突厥人的灵魂苏醒,决意豪赌一把。他命令李嗣源率领5000骑兵抛弃全部辎重,每人只带7天粮食,快速突进汴州,而李存勖率中军15000步兵轻装上阵,紧紧跟随。从初四晚上出发,到初七这天,李嗣源的骑兵已经攻到曹州(今山东定陶西),梁军守将毫无防备,只得投降。兵不血刃占领曹州之后,唐军马不停蹄继续向西飞驰急进,直逼汴州。朱梁方面,朱友贞在得知王彦章被俘,后唐军队轻骑突进的消息后,惊慌不已,急忙召集群臣商讨对策。无计可施之下,只好派张汉伦火速北上召段凝回师勤王,然后又命开封尹王瓒征发百姓一同守城。张汉伦到达滑州时被段凝决放的黄河水(段担心后唐军抄其后路,居然自己挖开黄河大坝,如此低能的朱梁君臣简直丢汉人的脸)挡住了去路。虽然段凝得到消息晚了一步,事实上是晚了足足8天,但还是率军回师救驾,只是掘开的黄河泛区使得道路难行,段军必须绕路而行,所以行动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