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古代兵器基础知识系列之一:刀

2009-07-16 11:1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刀 ,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形似环也,古称石兵或玉兵,又称“百兵之胆”。

刀 ,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形似环也,古称石兵或玉兵,又称“百兵之胆”,是强调其威猛彪悍之精神;主砍劈,可攻可守,灵活犀利,无论是战场厮杀、或习武格斗、或行旅防身,皆可发挥巨大功能。

现今人们所知之中国刀皆为微弯、刃末梢大、带尖、单边开刃之兵器。现今人们所知之中国刀皆为微弯、刃末梢大、带尖、单边开刃之兵器。 据考古学推断,中国人早在旧石器晚期已有石刀出现,后陆续有骨刀、角刀、陶刀等出土,主要用为生产工具,兼具防御野兽甚至狩猎之用。据考古学推断,中国人早在旧石器晚期已有石刀出现,后陆续有骨刀、角刀、陶刀等出土,主要用为生产工具,兼具防御野兽甚至狩猎之用。

在周秦朝,帝王诸候重剑不重刀,剑成战场主流,刀虽然有不同程度的运用,但始终不及剑器普遍。

西汉开始,随著骑兵的兴起,出现了一种适於砍劈的”环柄刀”,此种刀由於是单刃,背脊厚实,不但配备在骑兵,同时也成为步兵的制式装备。西汉开始,随着骑兵的兴起,出现了一种适于砍劈的“环柄刀”,此种刀由于是单刃,背脊厚实,不但配备在骑兵,同时也成为步兵的制式装备。后来这种刀的功能和需求逐渐凌驾长剑,成为战场上的新宠。后来这种刀的功能和需求逐渐凌驾长剑,成为战场上的新宠。至此而后,刀渐成为帝王、战将随身佩掛之护体、装饰物品,甚至成为皇帝封赏重臣之信物,如汉武帝赐东方朔“鸣鸿刀”;汉章帝以佩刀赐陈留太守马严等。至此而后,刀渐成为帝王、战将随身佩挂之护体、装饰物品,甚至成为皇帝封赏重臣之信物,如汉武帝赐东方朔“鸣鸿刀”;汉章帝以佩刀赐陈留太守马严等。而直刃长刀,也一直成为所谓中原地区,歷朝歷代之短兵器主流;除江南及西北民族用刀为弯刃外。

明代受倭人入侵影响,刀制、刀术皆为之改变。明代受倭人入侵影响,刀制、刀术皆为之改变。军队大量改用“双手带”长刃刀,而即便是单手柄刀具,亦以“苗刀”形制为刃,与歷代大异其趣。清代佩刀,其形制则部份受明代影响,部份仍沿用传统宽头、尖峰、弯刃刀,唯装饰则较歷代华丽许多。清代佩刀,其形制则部份受明代影响,部份仍沿用传统宽头、尖峰、弯刃刀,唯装饰则较历代华丽许多。

历代短柄刀形制极多,依各类史籍记载者即有:手刀、环刀、长刀、腰刀、佩刀、短刀、鬼头刀、大板刀(太平军专用,重十二斤) 、响环刀、象鼻刀、苗刀、戚门刀、乾隆刀、贝勒刀、吴钩刀、九环刀、砍刀、马刀、双刀、燕翎刀、子母刀、双手刀、破风刀、柳叶刀、燕翅刀、朴刀、直背刀、云头等之多,但在结构上,仍以刀柄、护手、刀刃三部份为主,而刀鞘、袋亦为携行时不可或缺之物品。

目前国术中演练刀数套路运动用之单刀,不开刃,长度以演练者直臂垂肘抱刀时,刀尖不低於耳之上端为原则。目前国术中演练刀数套路运动用之单刀,不开刃,长度以演练者直臂垂肘抱刀时,刀尖不低于耳之上端为原则。

 (责任编辑:一花一世界)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