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中国古代军队的军事部署之一:以内驭外、强干弱枝(二)

2009-07-16 16:3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北宋将全部野战军都组编为禁军,因此禁军不再是指中央军集群。

唐代中、外军制度号为完备。从府兵的基本单位折冲府来说,关中地区设立了261个,占了全国643个折冲府的40%。朝廷的12卫大将军和“东宫六率”分别统领部分折冲府,互相交叉。关中地区的折冲府士兵上番到长安服役,而且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动员全部府兵参战,这样就保证了中央军集群足以对付任何外来的军事威胁。另外朝廷直接指挥的“禁军”也仿照西汉制度分为“南衙军”和“北衙军”。南衙军是指由关中地区上番的府兵组成的卫士,主要驻扎在皇宫的南面由宰相控制指挥,号为“文臣南衙”;而北衙军宰相不得过问,由皇帝直接任命武将指挥。南衙禁军随着府兵制的瓦解而消亡。北衙禁军是职业常备军,历经变化后,在平定安史之乱后正式组编为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号为“北衙六军”。以后又增加由太监控制的左、右神策军,左、右射生军,北衙军扩编为10军。禁军大多被控制在太监手中,尤其是神策军,其兵力一度膨胀到10多万人。最后朱温以釜底抽薪的办法将禁军全部控制到自己手中,唐皇朝也就灭亡了。

唐末五代军阀混战,所有的军阀都建立自己的亲兵队伍“牙兵”(牙即衙,指在府署护卫值勤的士兵),在自称为帝王后,亲兵成为亲军,作为中央禁军的最精锐部队。如后梁朱温建立的“厅子都”,李存勖建立的“帐前银枪都”,李嗣源的“横冲都”等等,兵员不过数千,但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精兵。而禁军则指由其直接指挥的军队,五代小朝廷一般沿袭唐末制度,编为12军(6军再分左右)或10军。

北宋将全部野战军都组编为禁军,因此禁军不再是指中央军集群。但禁军的部署仍然是注意到“内外相制”的原则。宋太祖时22万禁军中驻扎京师地区的有一半,被宋神宗称之为“天下承平百年盖因于此”。以后宋仁宗时,尽管北方边境吃紧,京师汴梁地区部署的禁军仍然达684个指挥(营),为淮河以北全部禁军(1732个营)的三分之一。这些军队统由朝廷的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3个衙门分别组编、指挥,互不统辖。皇帝的警卫任务由殿前司组编的“班直”卫士来承担,其编制名称与一般的禁军不同,为直、班两级,直大约相当于营,班大致相当于都。2到4班为1直,编制约相当于18个营,总兵力约有近万人(南宋定额为3600人)。但是士兵全部从禁军士兵中精选,是精锐部队。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