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指导思想 在作战指导上,孙武主张积极进攻。在实施战略进攻时,要秘密决策,“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隐蔽准备,“形人而我无形”(《孙子·虚实》);突然袭击,“敌人开阖 ,必亟入之”(《孙子·九地》),“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同前);打敌要害,“先其所爱,微与之期”(同前);大胆深入,“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同前);速战速决,“兵贵胜,不贵久”(《孙子·作战》)。在进攻作战中,孙武主张速战速决,反对旷日持久,是基于对当时国家经济承受能力和后勤供应的分析作出的抉择。因为“相守数年”的战争,“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孙子·用间》),“久暴师则国用不足”,一旦“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孙子·作战》)。又因为在后方供应上,“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因而要求“因粮于敌”(同前)。孙武强调进攻,但也不忽略防御,认为“不可胜者,守也”,要求“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以求“自保而全胜”(《孙子·形》)。如果兵处劣势,还应“逃之”、“避之”,以保存军力。
对于作战谋划,强调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孙子·形》),要看到地有“六形”,法有“九变”,谍有“五间”、将有“五危”、“六过”等。作战指挥,强调争取主动权,要明利害、识众寡、辨分合、察虚实、善专分。战术运用,要示形惑敌,奇正多变,因敌制胜。
3、治军思想。孙武的治军指导思想是“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孙子·行军 》)。“文”指厚赏、爱卒,“武”指重罚、严刑,二者相辅相成,“爱而不能令,厚而不能使,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同前)。对士卒平时要严格训练,严明纪律,战时才能步调一致,服从命令。因此,他主张“令素行以教其民”。他还注重将帅的选拔和任用,认为将帅是“生民之司命”,提出了“智、信、仁、勇、严”五条德才标准。
孙武的军事思想是建立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基础上的。他强调“知彼知己”,以庙算“七孰”进行对比分析,讲求“战道”,探索战争规律,要从弱强乱治的矛盾中看到向其对立面的转化,等等,这些都是具有思辨特征的哲学思考。孙武通过战争事物中对立范畴(敌我、攻守、全破等)的认识,揭示出它们之间的生克消长关系,从而衍生出对各种作战方式的描述,推动了军事思想和军事学术的发展。孙武的军事思想揭示了军事领域中一些带普遍性的规律,对指导军事实践产生了重要作用。在现代战争中,他所揭示的某些规律仍有其生命力,其中很多原则还被移用到经营管理、体育竞赛等社会生活领域,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政治家、军事家、学者的重视,是世界公认居于鼻祖地位的优秀军事理论遗产。
(责任编辑:梦里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