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百万红巾军基本全部被歼。从陕西直到山东一线以北的整个中国北部地区,又重回元朝手中。察罕帖木兒“献捷京师,欢声动中外”,被目为大元朝的力挽狂澜的救世英雄,立即拜为中书平章政事(副宰相)。
一介区区布衣,在短短十年间,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农民起义军,升到了副宰相,真是历史上不世出的奇人。现在只等他扫平山东,然后挥师南下,平定南方了。
按察罕帖木兒的雄才大略和以往战绩,如果不出意外,收复南方,恢复元朝统治,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历史上常常有意外的事,而在关键时期,一件意外的事情,就能改变历史。
三、北方又出意外,奇人突然死亡
察罕帖木兒的辉煌战绩,震动了朱元璋。朱元璋虽然至今亦是战绩彪炳,但仍然处于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夹缝中。而且红巾军溃败后,朱元璋在安徽的领地,直接处于察罕帖木兒的威胁之下。如果察罕帖木兒挥师南下,首当其冲的就是朱元璋。以朱元璋当时的实力和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是绝对无法与之相抗的。
朱元璋一方面出于惺惺相惜(从来英雄都是佩服英雄的),另一方面也出于为自己留后路的考虑,主动派出使者和察罕帖木兒通好。不久,察罕帖木兒回书说:已经报告朝廷了,准备弄一个省长给你当当。
可见,在红巾军溃败和察罕帖木兒神话般的战绩下,朱元璋的反元意志已经动摇。如果察罕帖木兒真的挥师南下,朱元璋肯定要和张士诚一样,投降元朝,弄个省长(如果元朝肯给他的话)玩玩了。
幸运的是,有两件意外的事,帮助了朱元璋,使得他最终能够当上皇帝,建立明朝。
一件是元朝军队内部的冲突。当1356-1358年间,察罕帖木兒在陕西一带和红巾军作战时,在河南一带和刘福通作战的是元朝的一个叫答失八都鲁的人。答失八都鲁是元朝贵族出身,世袭万户。他在河南和刘福通作战,战绩也不算差。但后来刘福通使用了反间计,导致朝廷对答失八都鲁产生怀疑。答失八都鲁竟因此忧惧而死。答失八都鲁死后,他带领的军队归他的儿子博罗帖木尔指挥。由于朝廷对这支军队已经有所不信任,又由于当时红巾军的关先生所部已经打到元朝的上都,直接威胁到蒙古人的老巢。于是元朝急调博罗帖木尔往上都方向,而将河南方向交给了察罕帖木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