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军改用攻心战和诱降计。张弘范派在元军中的韩新三次到宋营劝舅父张世杰碰壁后,想利用文天祥在宋朝的威望,便派李恒叫文天祥写信劝降张世杰,但文天祥不写,并义正辞严地说:“我无法拯救我的父母(指宋王朝),难道能教人背叛自己的父母吗?”一定要他写,就愤然拿起叫他写信的纸笔,将《过零丁洋》诗写了出来,这首流芳人间的作品正式面世,时在公元1279年3月17日。张弘范看诗后只得苦笑而止,还称“好人好诗”。张弘范“文攻”不成,于两天后发动了最后大决战。假如文天祥不是写出这首诗,而是写信劝降,这场战争会不会是另一种结局呢?但文天祥的气节决定了这是不可能的!
3月19日(农历二月初六)上午8时许,早潮退,水流向南,李恒从北面顺着退潮向宋军掩杀过来。中午海潮大涨,张弘范乘涨潮从南面冲杀过来。元军南北夹击,但宋军非常英勇,元军仍无法取胜。于是,张弘范将他的战船用布障围住,里面凑乐。宋军按元人习惯以为元军吃午饭,一时放松了警惕。这时涨潮汹涌北上,张弘范的战船乘潮杀来,夺得了主力左大的大舰,不久又夺取夏御史7艘战船。下午3——5时,元军已陆续杀入宋阵,宋军战船桅杆上的军旗相继倒下。快至傍晚,风雨交加,暗雾天黑,陆秀夫估计突围不了,就将金玺挂在不足9周岁的帝昺腰间,与他一同在奇石近旁投海殉国。后宫和很多大臣也纷纷跳海殉难,少帝宠养的一只白鹇,亦惊吓得连笼滚落水中。此时张世杰找不到帝昺,率领16只大船,乘昏雾和混乱突围出崖门口逃去。宋元崖门海战结束了,南宋王朝也覆亡了,到第二天,崖海上浮尸10万,惨不忍睹。
文天祥被押在元军船上观战,目睹了这场触目惊心、悲壮激烈的大海战的全过程,也想一死殉国,然而张弘范不让他死。4月25日文天祥被押解北上。26日张弘范在海上举办酒会,对文天祥说:“你的国家灭亡了,丞相您的忠孝也算尽了。如果能够以这样的忠心效力于元朝,大元朝的贤能丞相不是您还有谁呢?”文天祥流着泪回答:“挽救不了国家的灭亡,做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可以逃避死而产生二心呢?”途中由于防范严密,跳海不成,与在崖山被俘的礼部侍郎邓光荐一同绝食8天但不死。同年十月初至大都,他顶住了元朝的软硬兼施,宁死不降,被关入兵马司的牢狱,在恶劣环境中度过4年岁月。最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招降,但文天祥不肯下跪,封宰相和枢密的大官也不当,只求一死。第二天,即1283年1月9日英勇就义,到死仍是跪向南面。
文天祥才情丰满,一生著有大量诗文,收入在《文山先生全集》,文山是他的号。他的诗歌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而《过零丁洋》堪称为代表作,并为崖门海战爱国主义精神增添了最强音。它不知感动过多少中华儿女,鼓舞过多少英雄豪杰。毛泽东主席非常喜爱《过零丁洋》,并手写了这首诗。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又将这一墨宝放大制作为大型诗碑墙。站在这诗碑墙前,我们在缅怀英雄和伟人,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更要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七月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