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水雷战船 中国古代水军战无不克的神秘武器(3)

2009-08-01 14:3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他还在《雷炮守口利弊总说》—文小提出“谷口岸上皆设十万斤大炮,水内皆设五雷,五雷攻于水内,大炮办于水外……夷船虽快亦难飞入”。由此可见,

他还在《雷炮守口利弊总说》—文小提出“谷口岸上皆设十万斤大炮,水内皆设五雷,五雷攻于水内,大炮办于水外……夷船虽快亦难飞入”。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已出现雷炮防御体系。

中国古代战船

中国古代为作战目的制造或改装的武装船舶。古代战船一殷可分为大、中、小3种类型。大型的是主力战舰,称为“舰”或“楼船”,有2层、3层、4层、甚至4层以亡的。中型的是用于攻战追击的战服如“艨艟”、“先登”等。小型的是用于哨探巡逻的快船,如“游艇”、“赤马舟”等。为适应作战时能抢上风和追歼敌船的需要大多数战船是专为作战而设计制造的,以保证具有较好的适航性能、操纵性能和较高的速度。也有一些战船是采用渔舶或商船的船型加以改进后制造的,或临时用渔船或商船加以改装,使其能符合作战的需要。战船乘人多少以米重为标准计算,每人以重2石为准。

发展与演变大约7000年前,先民已经开始了水上活动。商朝的甲骨文中已经明确地记载了水上活动,至周朝已有水战的记录,但舟师和战船的制度不祥。据《左传》记载‘鲁裹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楚于为舟师以伐务…“无功而还’。

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吴伐楚战于长岸(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楚师败吴,获吴王乘舟“余皇”,吴复袭楚师,取“余皇”去。说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乘船作战已很频繁。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吴“徐承帅舟师将自海入齐”(《左传》),这是历史亡有记载的中国舟师第一次沿海活动。

这一时期,水军已有相当规模。吴越之战,越军4.9万人中有习流2000人。后来,越水军出海北上攻齐有戈船300艘,死亡8000人。战舰的种类及形制已相当齐备。当时大的战船为“大翼”,长12丈(24米)宽1丈6尺(约合3.2米),可容战士20余人,桨手50人。河南省汲县屿镇出土的战国水陆攻战纹钢鉴,形象地描绘了名时驾船作战的情景。从图中可以看出,战韶是桨55,分上下两层,止层为战七下层为桨手)。

汉朝水军的规模更加巨大,战船更趋完备。当时既有4层舱室的巨型楼船),也有200以下的艇。在汉魏时期不仅船型众多,船舶装具也相当齐备,出现了橹、舵及其他舱具,帆亦迅速发展。至此,中国古代船舶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在有名的越之战中,双方使用的船舶数以千计,足以说明当时水战的巨大规模。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