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宋辽金时期辽国与高丽的战争(一)(2)

2009-08-20 14: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985年,宋太宗遣韩国华为使专程赴高丽要求出兵协助,夹击辽国。北宋鼓励高丽说,契丹已经到了垂死边缘,希望高丽协助抓住这个机会,但高丽王不置可

985年,宋太宗遣韩国华为使专程赴高丽要求出兵协助,夹击辽国。北宋鼓励高丽说,契丹已经到了垂死边缘,希望高丽协助抓住这个机会,但高丽王不置可否。宋使韩国华为了不辱使命,多次劝说高丽王,高丽王最后迫于情面表示可以出兵。986年,宋开始了史称“雍熙北伐”的对辽战争。宋太宗的乐观被现实无情地粉碎了,辽在最初的防御之后,反守为攻,以凌厉的骑兵扫荡宋的北部边境。在此次战役中,高丽并没有出兵帮助北宋。显然,高丽人当初作出的只是一种口头上的承诺。

澶渊之盟

宋朝征辽的一再失利使宋朝廷反思与辽战争是否明智,许多大臣主张言和。1004年,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双方约定就此罢兵,互不侵犯;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向辽交纳岁币,以金钱换和平。城下之盟对于自认为天朝的中原王朝来说,自然是耻辱的。但它确实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宋辽从此之后相安无事,北宋君主也很珍视这种局面。虽然宋朝内部还有主战派发表联合高丽制辽的论调,如宋枢密副使富弼在1044年上奏《河北守御十二策》中,就力陈联丽制辽的观点,但都并没有被采纳。宋朝确立了对辽的基本国策后,也以此来指导宋与高丽的关系。即宋与高丽可以发展友好关系,但不针对辽。

高丽的文化源于隋唐,在心理上自然对宋朝更亲近。对于北宋的数次战略联盟的提议,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事实上,辽与高丽的关系在最初阶段是很糟糕的,高丽数次遭辽的入侵,高丽都以小国事大国的宗旨,委屈地入贡谢罪以求和平。因此,高丽自顾不暇,哪有余力帮助宋朝。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建国称帝,建元神策,兴起于木叶山的契丹族开始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之一)。公元918年,泰封国大将王建杀弓羿自立,建国高丽,都开城,史称王氏高丽。公元926年(辽天显元年)阿保机灭渤海,置东丹国,始与高丽为邻。公元936年(辽天显11年)高丽灭新罗,后百济统一朝鲜半岛。王建使用高丽这个国号的举动,充分显示其恢复渤海故土的决心,在他统一朝鲜半岛后,即采取积极的北进政策。

辽与高丽的交往始于公元922年,史载:是年春二月,契丹来遗骆驼,马及毡。高丽亦遣使报聘。然而随着渤海的灭亡,与渤海世称同种且一衣带水的高丽已深深感到契丹的威胁,高丽太祖王建对渤海故土被契丹所占更是不满。辽境内渤海遗民不断的反抗,而高丽优待逃入其境的渤海人,无疑是对渤海遗民反抗的支持,令契丹十分不满。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