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兵书《武备志》中的古典军事技术(4)

2009-08-28 10:27
来源:中国长城互联网 作者:佚名
(四)火器 茅元仪在《武备志·军资乘》门类下的“火四”至“火十六”的十三个分类之下,有“火器图说一”至“火器图说十三”的十三个要目中,对宋

(四)火器

茅元仪在《武备志·军资乘》门类下的“火四”至“火十六”的十三个分类之下,有“火器图说一”至“火器图说十三”的十三个要目中,对宋、元、明三代火器的研制、构造、性能和作战用途,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论述,其中有火铳、火绳枪、新型火炮、火箭、爆炸性火器(爆炸弹、地雷、水雷)、火球、喷筒等各种类型的火器,几乎应有尽有。

火铳中的手铳,则从元代的单兵手铳,到为提高射速而创造双管至三十六管的多管铳,以及能发射十发弹丸的单管十眼铳、发射百弹的十管子母百弹铳。还有火器与冷兵器并用的夹把铳和飞天神火毒龙枪等,盏口炮和碗口炮等较大的火铳,到较大的攻戎炮、千子雷炮和各种车载火炮。从中可以看出明代传统射击火器的发展状况。

火绳枪炮则有单管鸟铳、多管迅雷铳,以及各种佛郎机炮,反映了明代嘉靖年以后,火器研制者对火绳枪炮制造的概况。

利用火药反冲力推进的火箭,在明代后期有飞跃性的发展。茅元仪对其成果的收录甚多。其中有:架射式的飞刀箭、飞枪箭、飞刽箭等单级单发火箭,飞空击贼震天雷和神火飞鸦等有翼式火箭,三只虎钺、一窝蜂、群豹横奔箭等几十种从三发到百发的单级多发火箭,火龙出水和飞空沙筒等二级火箭。它们既反映了明代火箭技术的发展概况,又可看出现代火箭得以发展的渊源。

爆炸类火器有:用于城防的石炮、击贼神机石榴炮等爆炸弹,万弹地雷炮、无敌地雷炮、伏地冲天雷等地雷,既济雷、水底龙王炮等水雷。它们的外壳大多用石、木、陶、瓷、土、铁,以及其他特殊材料制成。点火引爆方式有火绳点火、触发、拉发、定时爆炸、钢轮发火等。其中钢轮发火是机械式引爆装置,由戚继光于万历八年(1580),组织其部下修筑石门寨时创制而成,是地雷进入机械式引爆装置的重要标志。爆炸类火器既是除枪炮以外的大威力杀伤和摧毁性火器,又造价低廉,是明代火器研制者的重大贡献之一。

燃烧性和致毒性火器有:火球、火砖、火桶等火球类火器,满天喷筒、毒药喷筒、神水喷筒等火筒类火器。它们由宋代的火球与喷火枪发展演变而来,由于造价低廉,使用方便,所以在明代仍受到统兵将领们的重视,得到较大的发展,被广泛用于各种样式的作战中。

(五)火器战车

明代后期的战车又有较大的发展,除装备冷兵器的战车外,《武备志·军资乘》还记载了大量火器与冷兵器并装的战车,其中有万全车、架火器车、火龙卷地飞车、铁斗油车,以及装备各种火箭的冲虏藏轮车、火柜攻敌车,装备各种火炮的攻戎炮车、千子雷炮车、叶公神铳车、灭虏炮车、将军炮车,装备轻型火器的屏风车,综合装备各种兵器的万胜神毒火屏风车等。其中有些装备火器的战车,四周用坚厚的大木作木甲为屏障,实为古代的装甲车,它们为后世铁甲战车的创制启发了思路。明代这些战车的创制与使用,充分说明了当时的军事技术家,在创制把兵器的毁杀作用,与车辆的机动作用相结合的攻击性战车方面,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和新的发展阶段。

(责任编辑:梦里春秋)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