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23 年,义军攻破长安,王莽败亡。更始帝刘玄迁都洛阳,拜刘秀为司隶校尉。刘秀持节出巡黄河以北,此时官拜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为了与在邯郸称帝的王郎争夺河北,自行招兵买马,招降纳叛,依靠地方官僚集团,并利用和联络一部分农民军,终于夺取邯郸,消灭了王郎,在河北站稳了脚根,有了立足之地。刘玄看出刘秀的势力越来越大,便命令他停止作战回洛阳。刘秀以黄河以北尚未平定为由,第一次公开违抗刘玄的命令。
此时的长安政坛十分混乱,赤眉军各自为政。形势对刘秀扩展势力、扩大地盘很有利。刘秀先征伐铜马,逼降铜马、高湖等义军,兵力由数千人发展到十余万人,人们便鼓动刘秀称帝。(公元 25 年),六月己未日,刘秀称帝,国号汉,改元为建武元年;同时,赤眉军拥立刘盆子为帝,与刘玄开战,不久刘玄被绞死,更始王朝至此结束,而刘秀在赤眉与绿林余部厮杀削弱时坐收渔利。
刘秀登基伊始,就以与刘玄的强烈对比,出现在中原错综复杂的政治舞台上。建武元年(公元 25 年)六月,刘秀即位不久,大军直下,包围洛阳。固守洛阳的朱鲔因参与谋划杀害刘演,在刘秀以黄河水起誓的保证不记仇的情况下,朱鲔率全体守城将土向刘秀投降。刘秀兵不血刃,占领洛阳城,拜朱鲔为平狄将军,扶沟侯。定都洛阳。
建武二年(公元 26 年),又在洛阳建起宗庙。在宗庙右边建立稷坛。以表示自己建立政权,拥有国土。刘秀认为赤眉军是心腹大患,先派邓禹、冯异与赤眉作战,逼迫刘盆子率百万之众请降。解决了卧榻之侧的赤眉主力,又先后讨伐刘永,定河北,灭掉朝秦暮楚的隗嚣,夷平得陇望蜀的公孙述,于建武十三年(公元 37 年)统一中国。
刘秀才兼文武,豁达大度。他长于用兵,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在昆阳之战中,他知人善任,中兴二十八将大部拔擢自小吏、布衣、行伍之中。他对待臣僚“开心见诚”,不念旧恶,但赏罚严明,虽仇必赏,虽亲必罚,如重用有宿怨的朱鲔。光武在战争中所以能够克敌制胜,还在于他注意讲求策略,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他在统一战争中,善于采用政治攻势,如宣布释放奴婢、刑徒,减免赋税刑法,用以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势力。他还注意整饬军纪。早在他担任更始政权的将军时就注意约束部下遵守军纪,这就有利于取得更多的支持。刘秀在政治上有优势,在军事上有谋略,再加上禁止虏掠,争取民心,这就决定了它的必然胜利。
(责任编辑: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