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坚固耐用命中率高 中国古代的打兵器(三)

2009-09-02 11:06
来源:百度贴吧 作者:佚名
鞭和锏是唐代前后出现的兵器,尤其在装甲骑兵盛行的时期。

 

 鞭·锏

外观和用法

鞭和锏都是以青铜或钢作为材料制造的棒类兵器,而且都是靠其较大的重量而获得打击力的一种短兵器。和大刀、大斧一样,都不受铠甲的影响,而给敌人致命伤害的兵器。又由于鞭和锏是金属材料锻造而成,且为多棱构造,所以在和敌人兵器对打时,坚硬无比,绝无折断之虞。这两种兵器虽然外形和刀、剑相似,而且技法、套路也基本一致,但是杀伤力却比刀、剑大的多。

鞭,全长约90cm,手柄部分20cm左右,重7-8kg。鞭身,即打击部分带有竹节状的棱刀,虽然打击敌人的接触面小了,但却加大了打击效果。鞭是单手使用的一种短兵器,但是,也有两手各执一支使用双鞭的。

锏,全长约90cm,手柄约20cm。打击部分有方形和三角形两种类型。手柄与打击部分之间有护手,乍一看,和剑一样,但是锏没有锋刃。这种兵器不仅只用“面”打击敌人,而且棱角部分更有杀伤力。这是这是由于打击面小了,反而增大了打击力度。为了提高这种打击效果,也有锏身(即打击部分)制成凹凸而多棱角形状的。

历史与发展

鞭和锏是唐代前后出现的兵器,尤其在装甲骑兵盛行的时期,由于这种重而坚的打击兵器具有很大的打击效果,所以骑兵都爱使用。

北宋的呼延赞就是使用鞭的一位名将。呼延赞是北宋建国时的一位战将,武艺高强,常挂宋军先锋帅印,在攻打北汉太原城(现山西省太原市)战役中,名声大震。

在描写从隋末动乱到唐朝一统天下的《说唐演义》这部小说中,尉迟敬德和秦书宝就是使鞭用锏的勇将,所以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宠。由于这两个人勇猛无比,后来,人们就把他俩作为抵御恶魔小鬼的门神敬奉起来,把画有他们两人手持鞭、锏雄姿的画铁在门上以保平安。

《水浒传》中的的呼延灼和孙立、孙新兄弟俩,都是以鞭为兵器的英雄好汉。当然,呼延灼是按照北宋的呼延赞的形象虚构的人物,是使双鞭的一员猛将。孙立和孙新各有一个绰号,几病尉迟和小尉迟。他们兄弟俩的这个绰号,就是从《隋唐演义》中的使鞭名将尉迟敬德得来的。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