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3月10日,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奉命扩编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继续利用中国空军基地起飞轰炸日本的海上运输线和远在台湾、越南及日本本土的战略要点,直接支援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中国为美国提供的空军基地、第一线野战机场主要有重庆、成都、昆明、柳州、桂林、衡阳、宝庆(邵阳)、芷江、老河口等。中国军民还积极营救美军飞行员,至1945年春,先后被中国军民营救的美军飞行员达70余名,其中包括后来曾任美国总统的吉米·卡特。中国还允许美军在八路军之晋绥、太行等地和在华中新四军第5师区域内设立电台,并向美军提供日军情报及气象资料。在华南,美国第14航空队也与东江抗日纵队合作,建立了情报、通讯、气象等联系。
中国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苏、美等国先后向中国提供了贷款援助,以帮助中国购买军事装备,但这些贷款大部分规定中国以重要稀有金属和农牧产品予以偿还。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共向苏联提供钨砂31177吨、锑10892吨、锡13162吨、汞560吨、锌600吨、铋18吨;桐油8868吨、羊毛14300吨、生丝309吨、猪鬃885吨、生皮革223.3万张、茶叶30293吨;中国向美国提供了价值7.48亿美元的桐油和锡、钨等矿产品(其中钨砂1684吨、锑2093吨、锡10708吨),向英国提供了价值1.148亿英镑的农、矿产品。中国向盟国提供巨额数量的矿产品和畜牧农产品,有力地支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战场牵制和毙伤日军最多,抗击持续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战场始终把100万左右的日本陆军主力牢牢牵制。据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载,中国战场历年抗击日本陆军兵力数为:
1937年,日本陆军共24个师,其中21个师投入侵华战争,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8%以上。还有50%的空军和40%的海军力量用于侵华。
1938年,日本陆军共34个师,其中32个师用于侵华,占其陆军总兵力的94%。
1939年,日本陆军共41个师,其中投入侵华战争34个师,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3%。
1940年,日本陆军共49个师,其中38个师用于侵华,占其陆军总兵力的78%。
1941年,日本陆军共51个师,其中34个师和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用于侵华,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0%。而用于南太平洋战场的陆军只有10个师,不及侵华兵力的20%。
1942年,日本陆军共58个师,其中37个师用于侵华,占其陆军总兵力的64%。
1943年,日本陆军共70个师,其中38个师另24个独立混成旅团用于侵华,占其陆军总兵力的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