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期车营编制的详细资料(孙承宗和戚继光) :
关于车营的编制:战车子营按照营-冲-衡-乘-车分5级编制。
每营4冲-每冲2衡-每衡4乘-每乘4车(偏厢车),
合计战车128辆,配属给步兵子营使用。
步兵子营和骑兵子营则仿造战车子营编制。
步兵子营每100人为1乘-400人为1衡-800人为1冲-4冲3200人为1步兵子营。
骑兵子营以50骑为1乘-200骑为1衡-400骑为1冲-4冲1600骑兵为1骑兵子营;
另配一个2冲的骑兵权勇队(预备队),一共有2400名骑兵。
关于偏厢车的记载:
明代宗朱祁珏(景泰帝)在位的时候,郭登在大同曾造用于防守的偏厢车。辕长1.3丈,宽0.9丈,高0.75丈,厢用薄板,上置铳,编配10人使用,出则左右相配,前后相接,钩环牵互,车载衣、粮、器械并鹿角。
明代军队
之后成化、嘉靖、隆庆年间均造过偏厢车,隆庆三年(1569年),戚继光在蓟州曾造过偏厢车。其式——只用向外面一厢,每辆重600斤以上。
不久明军守辽东广宁时,魏学曾又作改进——每2辆中设拒马枪1架,填塞间隙,车架上下用棉絮布帐围之,可以防避矢石,车上载佛朗机2挺,下置雷飞炮,快枪各6杆,每架拒马枪上树长枪12柄,下置雷飞炮,快枪各6杆,每车用卒25名。孙承宗车营所用偏厢车大致与之相同。
孙承宗编炼的车营资料(标准车营):
全营兵力:步兵3200人;
骑兵2400人;
辎重车夫512人;
各级军官,侍从,传令,杂役515人;
共计官兵6627人。
装备火器:枪1984枝,
其中鸟铳256枝;
3眼枪1728枝;
大小佛朗机共256挺;
各种火炮(红夷,神飞,灭虏等等)88门。
装备车辆:偏厢车128辆(战车)。
辎重车256辆。
根据以上可以看出,明军装备的鸟铳并不多,主要以连发近战的3眼枪为主。这是因为明军大量装备远射程的火炮(数量快赶上现代装甲师啦!),所以所以对单兵火器的射程并没有太高要求,只要火力够凶猛就行,明军才会创造出三才阵等适合火器的诸兵种合成作战阵形。